京津冀城市网络结构演化及空间效应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188667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分割现象日益增多。成本约束条件下,产业价值链逐步产生空间布局分离,城市日渐作为产业价值链网络的节点而存在,城市和区域间的联系被重构,基于不同空间尺度,形成网络型空间组织结构,即城市网络。由此导致以中心地等级为主导的地域空间结构逐步转向以关系为主导的网络化空间结构。而城市规模化与网络化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城市本身,还和周边临近区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京津冀城市网络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并在国内成为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的功能区域。而京津冀城市网络的内部差异特征明显,城市网络结构等级作用明显。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区域空间结构问题,基于经济的城市网络结构调整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因此,需要构建合理的网络化城市格局,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空间结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均发挥不同作用,现有研究多将城市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置于不同理论体系下,未能构成统一的分析框架;另外,城市网络相关研究近年来趋于成熟,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但主流仍为城市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研究。为此,本文在对城市网络相关理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以对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京津冀城市网络做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背景下,探讨其制造业空间格局、城市网络格局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为京津冀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研究过程中,首先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京津冀城市网络格局,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对京津冀城市网络空间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其次,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运用Ucinet软件对京津冀区域城市网络结构作进一步分析;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京津冀城市网络空间溢出效应。综上,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京津冀制造业集聚“阶梯度”特征显著。从京津冀制造业空间分布格局来看,产业集聚水平从中心向四周降低,空间分布“阶梯度”特征明显。具体来说,1997年,北京和天津两地空间集聚水平明显高于区域内其他城市,区域呈“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特征;2007年,区域“中心—外围”空间结构特征有所弱化,产业集聚水平从中心向四周递减,呈阶梯状分布;2017年,河北省全力追赶,企业集聚水平整体抬高,“阶梯度”分布特征依旧明显。第二,京津冀城市网络结构呈“多中心”形态。在制造业集聚基础上,京津冀城际联系主要有两条高水平联系通道,分别为北京—廊坊—天津和邯郸—邢台两条通道;随着时代变迁,北京在京津冀区域不再独居首位,权力特征弱化,天津和廊坊成为京津冀区域内最为重要节点。因此,从京津冀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整体格局来看,主要形成以北京、廊坊、天津、邢台和邯郸为中心的“多中心”结构。城市间联系紧密度虽逐年增强,但基本结构特征较为稳定。第三,京津冀城市网络“均衡化”发展趋势明显。1997年,京津冀区域形成中、南两地区的“三角锥”结构,核心城市北京、天津和廊坊的网络化格局演化特征明显。京津冀垂直等级体系网络发育成熟度明显高于水平网络。2007年,城市网络联系强度显著增强,城市网络“骨架”整体更加成熟,在两个“三角锥”结构的基础上彻底打通整个京津冀城市网络,京津冀城市网络发展初具均衡态势。2017年,城市网络整体结构倾向京津冀南部地区,联系强度继续增强,水平网络交错格局特征显著,网络“均衡化”发展趋势明显。第四,城市节点连通度愈高,空间溢出效应愈明显。基于对京津冀网络结构的测度,运用Stata软件对京津冀城市网络空间效应进行探讨。首先,京津冀城市网络联系度愈来愈紧密。其次,京津冀城市网络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总效应为正,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也就是说,其网络内城市节点连通度的增长对本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其他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弱。最后,根据相关控制变量分析,发现,基于制造业形成的京津冀城市网络经济系统,具有相对完整的运行模式,区域内其他经济增长要素,对经济系统推动作用较弱
其他文献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行业对语言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在工作中不仅仅只是要求他们具备读,写,翻译的水平,更加需要的是他们的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时代的发展需求下,近年来教育部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不断对英语教育进行改革,力求找到一种更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虽然英语教育在不断的改进,但是任然避免不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依然只是功利的为了提高成绩,从而通过中
逆向设计(Backward Design)是一种相对于传统设计(正向设计)的新型课程教学设计方法,它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教育家威金斯和麦克泰在美国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它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指向目标的评价方式和标准;最后进行具体课程设计。它是一种专业的、系统的课程设计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教育界的好评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和学科,近年来也逐渐渗透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笔
党的十九大以来,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步伐在加快,特别是在2018年完成了省级及以下国地税机构合并,我国税收征管体制迎来了第三次重大改革。国税和地税的再度“牵手”,将实现税收征管系统的完全整合,这既是大势所趋,有利于我们强化征管、规范风险管理,同时也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基层税收征管风险是当今税收风险管理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机构合并的视角下开展征管风险管理也是新时代对我们税务机关提出的新要求。本文
随着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学能源日渐枯竭,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分配问题、结构老化问题愈发严重,国内外都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与重视。然而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具有极强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对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储能变流器通过实时跟踪电荷变化,对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进行调节,可以有效抑制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功率波动,减少对电网的冲击,使新能源可以灵
词汇出现频率与词汇习得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频率假设(Hatch&Wagner Gough,1975)认为,学习者习得语言的先后顺序取决于该语言成分在输入中出现频率的高低。词汇出现频率越高,习得越早,习得效果越好。这一理论的出现对语言习得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从认知科学和心理语言学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而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关于词汇出现频率的实证研究很少,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
国务院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虽不同于普通教育,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同时文件也指出要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训体系构建,提升实训教学的水平。此外,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和进步,发展和深化了之间的经济合作。当前社会的经济形势迫切需求具备商贸知识+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是随着就业以及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市场岗位要求呈现多层次多方面的
中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慈善事业的诞生。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通过,标志着中国进入依法治善的新阶段。近年来,慈善在党和国家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还是在面对诸如汶川地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这种大灾难面前,慈善都展现出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但是,在我国慈善发展进程中,诈捐骗捐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导致慈善的影响力尤其是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目前语言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强调在完成一系列交际任务的同时加强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注重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统一。已有研究表明,为了使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得到有效的运用,研究任务本身的特征以及任务对于语言学习者语言运用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以往的此类研究大多集中于不同口语任务类型、任务特征对于语言学习者口语表现的影响。而写作作为语言运用和产出的一种,必然也受到任务特征的影响,但以写作产出为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泰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与中国有着多方面的贸易合作,在教育领域,中泰两国建立了“中泰联合培养人才”的方案,通过中泰两国达成的高铁合作项目,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前往中国学习高铁技术,其前提条件是泰国学生必须通过HSK3级考试。但泰国学生考试通过率并不高,在汉语学习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以笔者在泰国班派工业社区教育学院
为响应《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呼吁,落实国家立德树人任务,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促进新课程改革。同时,为一线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实践力提供参考,对新课标内容进行补充,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体验学习圈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论述田野教育的必要性,并对界定了“田野教育”和“地理实践力”的概念,强调了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对高中地理教师田野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发现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