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无机污染物的吸附转化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49次 | 上传用户:didier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生物炭在环境修复方面的应用潜力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生物炭本身的异质性以及污染物种类性质的不同,生物炭对污染物的吸附过程、效果及机理上都会存在差异。本论文针对生物炭之间结构性质的差异性,研究不同种类的生物炭对水中重金属(Pb、Cu、Zn、Cd)的去除,对底泥孔隙水中Hg的固定,以及对酸性废气H2S的催化转化效果和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植物残渣类、动物粪便类、市政废物类三类原材料在200℃、350℃及500℃三种热解温度下制备的生物炭结构性质的差异,探讨了原材料和制备温度对生物炭构效的影响以及生物炭的潜在环境修复应用。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生物炭都呈碱性且具有一定的比表面积,高温制备生物炭的碱性和比表面积高于低温生物炭。低温制备生物炭含有较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如-COOH、-OH等,而高温生物炭则呈现较强的芳香化程度。动物粪便类和市政废物类生物炭的灰分含量明显大于植物残渣类生物炭,因此前者矿物组分(如Ca、Mg、K等)的含量高于后者,但是后者的含C量却大于前者。此外,动物粪便类和市政废物类生物炭中还含PO43-、CO32-等。总之,不同温度不同原材料制备的生物炭结构性能差异显著,其对水、气、土等不同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和机理可能也会不同。(2)研究了生物炭对水中单一和复合重金属Pb、Cu、Zn、Cd的去除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200℃牛粪生物炭对Pb、Cu、Zn和Cd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6mg·g-1、48.4 mg·g-1、32.9 mg·g-1和32.0 mg·g-1。200℃稻壳生物炭对四种金属的吸附能力仅为2.90-29.1 mg·g-1。350℃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大于200℃生物炭,同样牛粪生物炭的吸附能力远大于稻壳生物炭。200℃和350℃稻壳生物炭对四种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均为为Pb>Cd>Zn>Cu。当Pb、Cu、Zn及Cd四种重金属复合存在时,金属之间存在竞争吸附,且竞争吸附对稻壳生物炭的抑制作用大于牛粪生物炭,四种金属中Pb受竞争吸附的影响最小,对Cd影响最大。当各金属的浓度为1 m M时,与单一金属体系相比,稻壳生物炭对各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下降了38.4-100%,而牛粪生物炭仅下降了2.00-40.9%,这主要是由于稻壳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可能主要通过与酚羟基的表面络合作用,重金属之间会相互竞争吸附位点,而牛粪生物炭不仅通过表面络合作用,还通过与矿物组分(CO32-、PO43-等)的沉淀作用,因此重金属之间竞争作用较小。(3)前面的研究发现生物炭的有机碳和无机组分对重金属的吸附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通过分离生物炭有机、无机组分进一步研究了生物炭各组分对重金属(Pb)去除的贡献大小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牛粪生物炭和稻壳生物炭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61.4%、68.9%,无机组分分别为38.6%、31.1%。两种生物炭的有机碳部分对Pb的最大去除量约为1 mg·g-1左右,占生物炭对Pb的总去除不到1%。无机组分对Pb的吸附能力高达300 mg·g-1,占生物炭对Pb的总去除99%。生物炭中有机碳对重金属的吸附可能主要通过与官能团的表面络合、静电吸附、与-COO-的化学亲和力以及与π电子配位反应来实现。无机组分对Pb的去除主要通过化学吸附,包括内层络合和沉淀反应。生物炭的无机组分可以与Pb形成碳酸盐沉淀(Pb CO3、Pb3(CO3)2(OH)2)以及磷酸盐沉淀(Pb5(PO4)3Cl)。PO43-对牛粪生物炭去除Pb的贡献值(68%)大于CO32-(32%),而稻壳生物炭中CO32-的贡献(64%)大于PO43-(36%)。综上,生物炭的无机组分在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去除中发挥主导作用。(4)我们进一步开展了生物炭对模拟底泥孔隙水和真实底泥孔隙水中Hg的吸附研究,选择与传统底泥修复剂活性炭相似的植物残渣类生物炭(甘蔗渣生物炭和核桃木屑生物炭),评估其代替活性炭用于Hg污染底泥修复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两种生物炭对模拟孔隙水中Hg的吸附能力均大于活性炭,修复效果依次为甘蔗渣生物炭>核桃木屑生物炭>活性炭。核桃木屑生物炭对Hg(II)的吸附可能主要通过Hg(OH)2与芳香性C=C和C=O形成Hg-π。甘蔗渣生物炭和活性炭对Hg的固定可能主要通过Hg(II)与-COH和-COOH络合形成(-COO)2HgII和(-O)2HgII。因此,当阻断了-COOH和-OH后,甘蔗渣生物炭对汞的分配系数分别下降了17.6%、37.6%;活性炭对Hg(II)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下降了6.63%、62.2%。但是核桃木屑生物炭对Hg的吸附能力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两种生物炭对低浓度(0.5μg·L-1)真实底泥孔隙水中Hg的固定能力也大于活性炭。甘蔗渣生物炭和核桃木屑生物炭对Hg的去除率分别为49.0%及36.9%,活性炭的去除率仅为21.1%。尽管生物炭对较高浓度(50μg·L-1)的底泥孔隙水Hg的固定效果低于活性炭,但生物炭仍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综合材料成本,生物炭有可能取代活性炭用于Hg污染底泥的修复。(5)前面的研究结果指出生物炭呈碱性,且富含矿物组分。目前,酸性废气H2S的去除主要采用碱浸渍的活性炭,因此,我们设想天然碱性的生物炭可能代替碱改性活性炭用于酸性气体H2S的去除。结果表明:相比于植物残渣类生物炭,动物粪便类和市政废物类生物炭对H2S的去除效果较好。猪粪生物炭对H2S的去除能力大于污泥生物炭,且去除能力与生物炭的含水率成正比。当含水率由0 wt%分别提高到25 wt%和100 wt%时,猪粪生物炭对H2S的去除能力分别提高了15.9%和58.9%,污泥生物炭则分别提高了1.04和3.30倍。猪粪生物炭吸附H2S后,在生物炭的表面形成SO42-,而在孔道中形成单质S0,这可能是由于在矿物组分的催化作用或微生物的作用下生物炭表面充足的O2将H2S氧化成SO42-,但是生物炭的孔道中含有的O2有限,使得没有足够的O2将H2S氧化成SO42-,而仅能被氧化成单质S0。两种生物炭吸附H2S后的主要产物均为SO42-,尤其是100 wt%猪粪生物炭,其SO42-含量占S总量的53.9%,可能主要是可溶态的(K,Na)2SO4。污泥生物炭中产生的SO42-一部分以Ca SO4沉淀的形式存在。两种生物炭中的矿物组分影响生物炭对H2S的催化氧化,猪粪生物炭中的K可以催化H2S形成K的硫聚物或硫酸盐。总之,生物炭是一种有效的脱硫剂,其自身拥有的强碱性和丰富矿物组分在H2S的去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生物炭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功能材料应用于不同介质中污染物的控制,且不用原材料、温度制备的生物炭对污染物的稳定化机理不同,不同种类的污染物与生物炭作用的物理化学机制均有差异,因此要根据吸附对象及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生物炭。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文化的发展,作为音乐与科技结合体的网络音乐,正以其时尚、潮流的特质,快速走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当今不容小视的音乐文化力量。从灵感初现到录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业机械化的日益重视,各种粮食加工机械的市场需求也逐年增加,其中就包括粮食与种子的清选机械设备。种子清选机械的作用是先利用种子和杂质在形状、重量、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主食园产品,以淀粉成分为主。近年,彩色马铃薯广泛种植,但目前对彩色马铃薯的研究局限于花色苷等功能成分上,而对彩色马铃薯淀粉理化性质、支链淀粉精细结
目的:建立元胡止痛片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评价不同厂家的元胡止痛片质量。方法:构建10个厂家共12批元胡止痛片HPLC指纹图谱,对共有峰化学成分进行质谱解析,并结合相似度
食品组分的相互作用是食品领域重要科学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燕麦牛奶由于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中的组分不可避免会发生相互作用,它们对食物营养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尚未有研究报道。燕麦生物碱B和β-乳球蛋白分别为燕麦和牛奶中重要的物质成分,这两成分之间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对彼此的生理活性是否会产生影响是本研究的重点。本论文研究选取燕麦生物碱B和牛乳中β-乳球蛋白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
晚上新世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北半球大陆冰盖消长为特征。北大西洋因靠近冰盖生成区且容易受到海洋-大气-冰冻圈相互作用的影响,成为研究古气候变化的重点靶区。本文以“Rud
音准是歌唱的“灵魂”和“生命”,只有把握好音准,才能表现好歌唱艺术。专家研究发现:对于学生音准训练的最佳时间是4—12岁。因此,在小学期间学生就应该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
三维成像与传感技术是获取真实三维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为重构物体真实几何形貌及后续的三维建模、检测、识别等方面提供了数据基础。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物体三维形
探究式学习通常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启发下,通过主动参与类似科学探究的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探索求知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一种学习方式。21世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式学习,且将其作为各个学科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探究这一重要的学习方式可在历史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分析史料从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虽然大多数学
学位
我国自主研制的南极望远镜CSTAR作为国际天文界首次安装在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的天文望远镜已成功观测南极星空,并于近期起不断向国内传回图像信息。这标志着由南京天文光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