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坝玄武岩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xi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玄武岩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岩石,大洋玄武岩地球化学研究是当今地球科学中的核心理论—“板块构造理论”和“地幔柱理论”的重要基础。现在Re-Os同位素体系已广泛应用于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洋岛玄武岩(OIB)、大陆溢流玄武岩(CFB)和大火成岩省玄武岩(LIPB)的研究。我国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是大陆裂谷型玄武岩,多年来中外学者在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上,对于汉诺坝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的形成和演化以及两类玄武岩的成因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基本共识。碱性玄武岩来源于比较均一的软流圈地幔,拉斑玄武岩来源于不均一的富集陆下岩石圈地幔。地幔源区经不同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在高压下经过不同程度的镁铁矿物分离结晶作用。本文率先开展了汉诺坝玄武岩的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获得了29个玄武岩样品的Re、Os元素含量和187Os/188Os比值。Os含量范围为11—314ppt,Re含量范围为40—238ppt,187Os/188Os比值范围为0.14735—0.61136。汉诺坝玄武岩的Re和Os含量分布在洋岛玄武岩(OIB)的变化范围的右下部,即相对高Os低Re的部分,Re、Os含量有正相关性,总体上碱性玄武岩的Re、Os含量高于拉斑玄武岩和过渡玄武岩的。碱性玄武岩的Re、Os分别与作为部分熔融程度指标的不相容微量元素和分离结晶程度指标的相容微量元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反映了Re、Os在熔融和结晶作用中的行为。碱性玄武岩的187Os/188Os比值低而变化小,拉斑玄武岩和过渡玄武岩187Os/188Os比值高而变化大。总体上,汉诺坝玄武岩的187Os/188Os比值与Os含量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当Os含量低于75ppt,随着Os含量降低187Os/188Os比值迅速升高,反映了地壳混染在玄武岩、尤其在拉斑玄武岩和过渡玄武岩成因中的贡献。在以往研究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说明了Re-Os同位素体系在示踪壳源物质上的优势。过渡玄武岩与拉斑玄武岩的Re-Os同位素性质是一致的,与以往的观察有所不同。个别Os含量较高的拉斑玄武岩的187Os/188Os比值表明其地幔源区不是亏损的SCLM,但是“大理石花纹饼”结构的SCLM作为其地幔源区是可能的。总之,汉诺坝玄武岩的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支持了以往研究的主要结论,并且揭示了一些新的现象。玄武岩的Re、Os含量很低,特别Os含量极低,降低Re-Os同位素测试方法的全流程本底极为必要,目前本实验室最好的Os本底为2pg左右,尚不适应对玄武岩进行高水平研究的需要。
其他文献
综合应用地震纵波、横波(及转换波)所提供的与目的层相关的地质特征信息对寻找复杂的隐蔽性圈闭、构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油气勘探已转入到以复杂断块和隐蔽性油气藏为
本文对贵州丹寨南皋剖面、剑河革东垌刀剖面、麻江下司羊跳剖面的九门冲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探讨了其岩性组合及变化特征、生物组合特征、碳同位素地球化学
奥陶纪末期发生了显生宙以来首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在此过程中受到重创。关于此次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奥陶纪古海洋学研究的
微生物采油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一些特性及其代谢产物,对地下原油进行降解、降粘,增加石油流动性、增加地层压力等,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本文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室内实验,分
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大中城市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将是未来中国城市化的主体。今后平均每年将有上千万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在人口转
有的时候,花香是一杯陈年的老酒,氤氲着年少的芬芳,沉淀着青春岁月里,一个最纯真的梦想。  ——题记  总能在校园的很多角落,听到同学们谈论我们班的英语老师。  他姓苏,喜欢穿一件米白色的线织衫,一条修身的长裤。很随意的打扮,却总能被他穿出一股子干净青春的活力来。教室的巨大玻璃窗正好对着午后三点半的阳光,那些闪亮的金线流过窗外的花骨朵,带着一点栀子味道的香。  苏老师来的第一天,就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