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探讨各种相关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研究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至2001年收治的42例胃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42例胃间质瘤平均年龄57.4岁(36~77岁),其中≥50岁者32人,占76.2%。男28例,女14例,男女之比2:1。临床表现多为腹痛(38.1%)和上消化道出血(40.5%),无特异症状者并不少见(26.2%);多无明显体征。B超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阳性率不高(22%);胃镜、胃镜超声和GI定位诊断较为准确; CT和MRI检查较少采用,但有助于肿瘤性质的判断,并可提示有无转移病灶。胃镜还可以取得活检,但确诊率不高(42.9%);甚至手术标本的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也只有75%的确诊率。全组术前诊断胃肿瘤者38例(90.5%),其中诊断为胃间质瘤(恶性)的仅1例(2.4%)。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下的胃间质瘤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手术方法,可选择性地用于有适应证的病例;贲门部胃间质瘤的腹腔镜手术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随访的良性和交界性胃间质瘤在剖腹和腹腔镜手术后均无复发;恶性胃间质瘤预后极差。结论:胃间质瘤多发于老年人,以男性多见。临床上缺乏特征性的表现。辅助检查应有选择地采用,以提高术前确诊率。胃间质瘤的手术切除要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只要适应证选择适当,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与剖腹手术同样有效,而且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