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双向导入系的构建及评估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uanzhib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室以欧洲甘蓝型油菜冬性品种Tapidor和中国半冬性栽培种宁油7号为亲本,构建TN DH群体,包含202个株系;并以该群体为母本,Ningyou7为父本,经过4次回交构建了导入系群体,称之为T-BC4群体。本研究目的为构建甘蓝型油菜双向导入系,因此以Tapidor为父本,构建了世代平衡的回交导入系群体,称之为N-BC4群体。同时,对双导入系群体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利用N-BC4群体对A9硫甙性状相关QTL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完成甘蓝型油菜双向导入系的构建。以Tapidor为父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以具有典型连作障碍效应的药用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实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连作对地黄出苗、生长、营养状况和品质的影响系统阐述连作对地黄生长的危害;同时从“源库流”三方面入手,根据重茬地黄障碍效应的特殊性以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光合作用、同化物运输分配为重点,综合分析连作条件下地黄植株细胞膜透性、根系活力、矿质元素吸收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日益严重。气温升高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并且夜温的升高速度要比白天快。温度升高使作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遭遇高温胁迫的概率增加,而水稻在生长的任何时期遭遇高于其生长临界高温的温度时,都会对其生长发育不利。长江中下游作为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以种植早、晚双季稻和一季中稻为主,在水稻的生长关键期遭遇极端的高温可能性越来越高,会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尤其对于中稻而言,其生育期较
本研究利用小麦品种中国春(Chinese Spring, CS)与小麦D基因组供体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TA2424杂交,杂交后取其幼胚进行组织培养得到杂种F1代,F1再用中国春连续回交两代,回交后代自交四代得到2000多份BC2F4后代群体家系。通过检测杂交后代群体中粗山羊草的染色体片段导入情况,构建一套普通小麦中国春—粗山羊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CSSLs)。选取小麦D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