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祥于永年广府古城的杨式太极、武式太极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孙式、吴式太极在近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其精妙的拳术和饱含的动静结合、刚柔相济、阴阳和谐的哲学道理,从单纯的武术竞技格斗发展成为一种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时尚运动。现在可以说太极五大流派广府占其四,在全球3亿人的太极习练者中,杨式习练者达到80%,永年广府也因此获得“太极拳之乡”、“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等称号。2006年杨式、武式太极拳更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10年世博会期间进行了太极展演。此外,100多位大师、1500名拳师常年在外进行授拳传播太极,以及县内27家备案拳社组织常年开门授拳,每年数万人次的太极习练者,加之杨、武式太极发祥地永年广府古城近年的文化旅游逐渐火热,使得永年太极的传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传播。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以传承人收徒、口传心授依然是目前太极传播的常态发展模式。虽然,政府也连续组织了12届太极运动大会、开展了八届太极联谊会、建设了太极拳研究中心等,但是随着现代化社会信息传播速度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眼球视觉”效应的要求来越高,这给需要长时间习练才可学其精髓的太极传播带来不小冲击。所以说如何更好的对太极进行保护、传承以及发展,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本文以永年太极传播为研究对象,对太极文化进行基本了介绍,然后综合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对当前永年太极的传播现状从师徒间的人际传播、协会、社区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进了分析,用定量抽样对其纸媒报道和影视传播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和现实实际对如何更好的进行太极传播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