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化学诱变方法,能诱发产生高密度的点突变,获得遗传背景相似的突变体。不仅能够解决小麦育种中种质资源匮乏的问题,也为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以及基因功能的分析等提供了研究平台。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结合传统育种方法来培育优良作物品种并从基因表达水平上分析特定基因及其相关基因已成为许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选用小麦品种“烟农15”为对象,用EMS对烟农15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筛选突变体,以构建变异类型丰富的小麦突变体库、创造小麦新种质,为小麦功能基因研究和小麦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材料。(1)经过M2代筛选和M3代鉴定,得到大量在茎杆性状、叶片性状、穗部和籽粒性状以及结实性等方面发生变异的突变体,构建了变异性状丰富的小麦突变群体。获得11个农艺性状发生明显变异且表现一致的M3突变株系,其中,籽粒大小和株高两个性状的变异幅度最大。11个突变系均有复合性状突变出现,将其分为3类突变表型:8个大粒、高秆突变系;2个半矮秆突变系;1个高秆、多蘖突变系。(2)选取高秆、大粒突变体8008与烟农15杂交,构建遗传分析群体。通过对杂种F1代和F2代群体的表型分析发现,高秆、高千粒重和宽粒这三个性状受显性单基因控制。(3)用715对EST-SSR引物对受体烟农15和4个M3突变系进行了分析,共有14个引物对在受体和突变系间能扩增出差异条带。其中12个引物对扩增结果的差异表现为条带的有无;2个引物对表现为扩增出长度不同的差异条带。对突变体中的一个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发现其序列与原EST序列相同,表明该片段确实为目标扩增片段。(4)利用mRNA差异显示方法对烟农15及其大粒突变体在转录水平上进行分析,获得了一部分在二者之间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对这些cD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部分片段与已知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