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内镜切除等微创疗法适用于早期胃癌患者的治疗,内镜切除手术在早期胃癌患者治疗领域的运用越发广泛,而单纯的内镜治疗对于部分淋巴结转移风险偏高的患者难以达到治愈性切除,这部分内镜非治愈性切除术后的患者后续该如何治疗目前尚有争议,本研究旨在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据此为内镜非治愈性切除术后的患者选择合适的后续诊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胃癌根治手术的1318例早期胃癌患者,其中21例患者为内镜非治愈性切除术后的患者,分析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及病理资料之间的联系。结果:1318名EGC患者中,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为16.23%,粘膜内癌为9.71%,粘膜下癌发生率为22.7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和脉管浸润对LNM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表明,粘膜下浸润,未分化肿瘤及脉管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21例内镜切除术后的患者中,2例有淋巴结转移;3例有原发肿瘤残留。分析显示脉管浸润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浸润深度PT1b2及水平切缘阳性为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侵及粘膜下层、脉管浸润的患者更可能伴有淋巴结转移,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时我们必须更加谨慎。内镜切除的患者中,脉管转移、浸润深度达PT1b2及垂直切缘阳性患者应追加外科手术;水平切缘阳性为唯一危险因素时可考虑再次内镜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