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酸单体的制备及分析方法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酸(GKA)具有致敏性、胚胎毒性、免疫毒性和细胞毒性等生物毒性,被认为是银杏叶提取物EGb及其制剂中的主要毒副作用成分。要求其含量必须限制在5 ppm,银杏酸的含量已经成了银杏制剂质量标准中的一个主要控制指标。本课题旨在研究建立纯化和制备高纯度银杏酸单体的方法及银杏酸的分析方法。   本文以银杏外种皮作为提取总银杏酸的原料,粗提物通过中压硅胶柱纯化,再采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制备银杏酸单体,并对其纯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UPLC和LC/MS/MS两种分析方法。   在总银杏酸的提取中,对提取溶剂、硅胶柱层析的洗脱剂、洗脱流速及上样量进行了考察,最佳的提取及纯化工艺为:采用石油醚(60~90℃)常温浸泡提取,以石油醚(60~90℃)一乙醚一甲酸,体积比89:11:1为洗脱剂,洗脱速率15.0 mL·min-1,上样量10.0 g。在此条件下,硅胶柱的回收率达87.46%。   银杏酸单体的制备条件:色谱柱Waters XBridgeTM C18(19×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1%醋酸水溶液,流速25 mL·min-1,上样量75~85 mg,检测波长310 nm。在上述制备条件下,各银杏酸单体的分离度良好,分离所需时间也较合理,分离得到6种银杏酸单体,首次实现了6-(8-十七碳烯基)水杨酸(C17:1)顺反异构体的分离,测定的纯度C13:0,99.65%;C15:1,99.84%;C17:2,99.78%;C15:0,99.76%;顺式C17:1,99.65%;反式C17:1,99.75%。另外,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光谱等分析方法对纯化得到的6种银杏酸进行了结构鉴定,确定均为银杏酸类化合物。   对UPLC和LC/MS/MS两种银杏酸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两种方法的线性、精密度都很好,可用于定量分析。
其他文献
  铜是生命体必需元素,溶酶体中铜离子失衡会引发威尔森氏病等多种疾病。近年来,大量的荧光探针被设计用于检测Cu2+,但是其中大部分是针对整个细胞Cu2+的检测和成像,而选择性检
会议
  本实验利用蓖麻毒素[1]的适配子(RBA)作为识别元件,免修饰的金纳米粒子作为探针,在NaCl存在的条件下检测蓖麻毒素.RBA可以吸附到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从而保护其在NaCl存在的
会议
  纳米金比色法具有选择性优良、易于肉眼观察以及低成本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DNA、蛋白质和一些小分子物质的检测.基于纳米金比色法的优势,我们联合了等温扩增技术,对转
会议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一种由轻质元素(C、H、N、O、B、Si)组成的、共价键连接的、结构长程有序的晶体多孔材料。因此,COFs具有质量轻、高的比表
旋转填充床是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的核心装备,可强化气-液、液-液、气-液-固等多相体系的传质和混合过程。填料作为旋转填充床的核心构件,对相间传质有重要影响。但是在腐蚀性环境中传统填料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影响旋转填充床的正常运行。本论文针对装填有优良抗腐蚀性能的聚四氟乙烯(PTFE)填料的旋转填充床,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吸收体系及水脱氧物理解吸体系,研究了旋转床转速、液量、气量对有效传质比表
本课题是以硝酸银为前体,使用硼氢化钠和柠檬酸钠两种还原剂同时作用,以硼氢化钠为第一步还原剂,在硼氢化钠和柠檬酸钠共存的体系中还原硝酸银,以淀粉为保护剂,在柠檬酸钠的
  复合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基于碳纳米材料和金属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1石墨烯量子点(GQDs)作为一种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良好的生物相
会议
“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使得煤化工成为了我国化工行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而碳化钙(CaC2)工业作为煤化工的重要分支,却因其制备过程的高能耗性、下游产品的单一性以
  汞离子与银离子是两种常见的有毒金属污染物,能够对人体和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基于双功能链取代扩增及切口酶信号扩增技术,我们发展了一种汞离子与银离子的同时检
会议
  目前基于双链DNA选择性合成的新型铜纳米颗粒(dsDNA-CuNPs)的荧光性质的应用已有一些报导1,2,但是dsDNA-CuNPs的荧光量子产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方法的灵敏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