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一通脑饮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通脑饮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痰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40例AIS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脑梗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脑饮,疗程10天。选取治疗第1天、第10天为疗效观察点,观察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第10天,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治疗第10天,两组间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NIHSS评分、mR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西药联合通脑饮治疗AIS痰瘀阻络证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通脑饮可以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生活能力及中医临床症状。实验二通脑饮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瘀阻络证的代谢组学研究目的:1.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对比AIS痰瘀阻络证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液代谢谱,筛选出AIS痰瘀阻络证的特异性血清代谢物,并对这些代谢物加以分析,初步探究这些代谢物在AIS发病中的可能作用。2.对比通脑饮治疗AIS痰瘀阻络证前后的血液代谢谱,并对这些代谢物加以分析,初步探究通脑饮治疗AIS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利用多变量统计方法,对AIS痰瘀阻络证、健康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代谢物谱进行分析,寻找差异性代谢物。结果:1.多元统计分析显示AIS痰瘀阻络证与健康对照组有15个差异性代谢物。与健康组相比,AIS痰瘀阻络证组上升的物质有胆碱、肌酐、焦谷氨酸、脲基琥珀酸、磷酸胆碱、L-乙酰基肉碱、L-犬尿氨酸、异亮氨酸、琥珀酰肉碱、十七烷酸、神经鞘氨醇、花生酸和LysoPC(20:3(8Z,11Z,14Z)),下降的物质有L-酪氨酸、神经酸。2.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上升的物质有菜油甾醇,下降的物质有N-十一烷甘氨酸、琥珀酰肉碱、亚油酸肉碱、反式肉碱。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上升的物质有神经酸,下降的物质有胆碱、尿酸、L-乙酰基肉碱、异亮氨酸、N-十一烷甘氨酸、植物鞘氨醇、反式肉碱、溶血磷脂酰胆碱(20:3(8Z,11Z,14Z))。结论:1.血清代谢组学提示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脂质代谢与AIS痰瘀阻络证密切相关,有助于进一步阐明AIS痰瘀阻络证的发病机制。2.通脑饮通过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脂质代谢和尿酸代谢,改善脑缺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