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过,字季辨,易学家,南宋福建兴化人,生平事迹不详,大致生活在南宋孝宗、光宗、宁宗时期,晚年聚徒讲学。李过以“几二十年”之力,著《西溪易说》十二卷,也仅能通过这本书来了解他的学术思想。首先,在《周易》观上,李过主要探讨了《序说》中涉及到的“三易”与《三坟》、重卦及卦爻辞作者、《周易》一书的性质等问题。通过分析李过对先儒之说的批判和发展,厘清李过对易学基本问题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的评析李过的易学思想。其次,探究了李过的易学诠释方式。一是,李过以《易传》解经,将《易传》的思想融入对《周易》古经的注解中,体现了其对《易传》的重视。二是,引史证易,易学发展到南宋形成了史事证易流派,李过在《西溪易说》中引用史事证易也是南宋史事易学发展的表现。三是,李过注经不仅引用儒家经典也兼及诸家之文,可见其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这也是利用以义理解经的重要的表现形式。四是,李过以象数义例解经主要用到卦变和互体,其象数的运用仍然是重在阐发卦爻辞蕴含的义理。总之,李过解经表现出十分灵活的方式,宋代易学发展到南宋象数与义理逐渐融合,李过的诠释方式正体现了这一趋势。再次,李过继承了二程的理学思想,以“理”作为其易学哲学的最高范畴,李过认为“理”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内在依据。李过着重讨论了“理”的存在形式,即天理无处不在,主要表现为天道的相循无穷。在人性论上,李过认为人性本善,主张明理灭欲,尽性至诚,复人性之善。李过还阐述了他的圣人观,指出《易》见“圣人之心”,圣人与天、理为一,其对圣人之德的论述,表现了对圣明君王的渴望。最后,分析了李过的政治伦理思想。李过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君臣关系为核心,主张严格的“君臣之分”,君为君,臣为臣,有着天理的规定性,并对为君为臣之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理想的君臣关系就是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天下非君主自己的天下,君主应以圣人之德“观化”天下,实现“同风俗,一道德”的理想。在处理君子与小人的关系上,李过认为君臣之间应该以诚相待,这样小人就无隙可乘,同时也应该给予小人有限的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