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烟是一种混合性污染物,为降解油烟中的有害成分,筛选出能针对性降解油烟中的脂类、己醛的不同菌种Pseudomonas Sp.ZD-2和Pseudomonas Sp.ZD-3,然后进行混合挂膜处理油烟废气。 从受油烟污染严重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脂肪酶产量较高的菌株降解脂类污染物,通过统计实验设计的方法对发酵过程进行了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对影响脂肪酶发酵的碳源、氮源、无机盐、pH、温度和转速进行考察。结果发现黄豆粉、K2HPO4和摇床转速对脂肪酶的产量影响较大,其相对重要性分别达到98.9%、96.2%和96.2%。再利用曲面响应法中的中心点设计进行实验,以上述3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以发酵液的酶活作为响应,通过拟合最终得到了脂肪酶发酵的响应曲面函数: y=507.12+84.42x1+145.34x2-7.36x3-31.33x12 -156.43x22+0.02x32-16.00x1x2+0.08X1X3+0.76X2X3 对该函数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极值,得到了脂肪酶产率最大时的发酵条件为:黄豆粉的添加量为1.32%,K2HPO4的添加量为0.688%,摇床转速为120r/min。 在混合菌挂膜15天后测定温度、入口浓度、气流量和湿度对油烟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直径为250mm,填料高度为300mm,以大小为20mm×20mm×10mm梧桐木块为填料的填料塔中,降解的最佳温度为30℃,最佳湿含量为60%。在该条件下,当入口浓度小于380mg/m3,气流量小于0.6m2/h时降解率达到90%以上。在长时间运行的条件下生物填料塔的降解能力稳定在91%。 为了测试实际运行中该设备的处理性能,设计了一套中试装备并安装在浙大5食堂。通过测定该设备对油烟的处理效率达到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