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身气功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实践证明,健身气功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人的心理状态、防止疾病,达到生理、心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在高校中推广健身气功有助于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知识、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对高校培养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的未来社会主力军有着建设性意义。为促进健身气功在高校乃至社会的蓬勃发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健身气功,掌握专业的技术动作,笔者进行了此次研究,并通过此研究找出目前健身气功在四川省高校推广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推广策略。本研究以四川省已开展健身气功的7所高校做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库等,了解健身气功目前的开展现状和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设计、本人亲自发放回收问卷了解目前四川省高校健身气功的发展现状;专家访谈法:对各高校的健身气功专家进行面谈或电联、邮联的方式了解各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地考察法:亲自到高校去看课,和学生教师交流,了解与健身气功亲密接触者的看法和建议;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百分比处理和总结,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结果发现,92.9%的学校开展健身气功的形式多为选修课;课程的开展57.8%为易筋经,40%为八段锦、44.4%为五禽戏,而其他功法的开展极少;42%的健身气功教学的原始专项不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71%的教师在近年没有主持有关健身气功的课题,57%的教师没有发表一篇有关健身气功的文章,29%的教师没有外出参加继续教育和再培训;教学理念设置内容较全面,能够满足学生多方面学习的需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现状满意;69%的学生表示会在课后继续练习健身气功。结论:(1)课程形式单一,上课内容多为技术动作,极少安排理论课学习,不能满足高校学子多元化选择的需求;(2)四川省高校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目前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开展现状满意;(3)教师资源严重缺乏,整体水平较低,缺乏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教师科研能力较低,教学方式不科学;(4)学校没有健全的健身气功课程评价和考核标准。针对以上结论,提出推广建议:(1)增加课程的多元化和数量,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2)加强健身气功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扩大师资力量,鼓励继续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3)组织校内外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建立校内表演队和活动站点,促进互相学习;(4)加大宣传力度,校内媒体和校外媒体联合推广健身气功;(5)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系统和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