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古建筑彩画艺术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_8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徽州彩画装饰艺术经过漫长的历史再创造,反映浓厚的地方特色,沉淀着徽州人民的丰富精神情感。在徽州的民宅、祠堂、寺庙、廊桥、戏台、楼亭等多种建筑形式多出现彩画,而且地域分布广泛,形态各异,徽州地区彩画形式分为江南包袱锦彩画和风土彩画,官式彩画主要施于祠堂、书院等建筑构件上,它强调色彩和形式的秩序,表达了徽州人敬宗拜先,尊重儒学的一种思想。风土彩画是反映老百姓田间地头的普通劳动者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是记录昔日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载体。徽州明清古建筑彩画以她独特的形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和建筑巧妙结合而融为一体,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建筑彩画也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在世界建筑装饰领域中也是独树一帜,闪耀着东方建筑的风彩,为世人所瞩目。本文从徽州建筑彩画的分布、特点及其艺术风格进行系统地研究,从其装饰特征及审美意义进行探析,着重论述了徽州建筑彩画的装饰性、象征性、地域性和教化性,由整体到局部,从构图、色彩、纹样、题材及寓意性等方面分别对徽州地区不同类型的彩画进行了详细而客观的分析介绍。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徽州建筑彩画装饰艺术的现实意义,指出徽州建筑彩画装饰艺术在当代设计领域中传承的方式与手法。
其他文献
<正>对于椎孔外颈神经卡压源性慢性颈肩痛,即通常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椎孔外卡压类型,可以用鉴别性诊治的方法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1]。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总结出
分析了我国城市大型医院分布过于集中,城市患者医疗可及性不均和基层医院发展能力差的现状,参考城市区域规划政策,提出区域卫生集团模式,在区域内实施纵向分级转诊与横向协调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