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经历对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Rainwa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的大学生自主择业和本科扩招政策使得我国的大学本科文凭不再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是在劳动力市场化的前提下这么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该如何解决。意识到这一问题的老师和学生不断纠结在出勤率与就业率之间,而问题的本质归根结底在于大学生对于在校时间安排是更多的用于学习理论知识还是更多的用于提高实践技能。本研究以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以其在校实习经历与初次就业质量的关系为研究内容,探究三个问题,即非毕业年级实习经历对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如何?非专业相关实习对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如何?声望较高的企业实习经历对于初次就业质量影响如何?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就业质量综合指标作为的因变量以及细化实习类别和特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对预调查的168份和正式调查的527份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OLS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研究发现,适当在非毕业年级进行实习对于提升初次就业质量具有有益影响、适当参与非专业实习对于提升初次就业质量具有有益影响,但非专业实习经历对于提升初次就业质量的作用略低于专业实习的提升作用。企业声望的高低对于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的高低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学生在进行实习过程中,应尽量秉持谨慎原则,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实习收获最大化。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和机会内,有目的地选择专业相关、有重点地选择目标行业进行中长期实习。对于将实习作为实践教学方式的学校,学校应调整实践教学模式学校,增加对学生选择实习的指导,给学生预留充分的实习时间。同时作为企业和学生的桥梁,兼顾双方,进行校企合作,开拓名企实习渠道。而企业在聘用实习生时,应当尽量避免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做法,避免企业中的身份隔离,充分开发实习生工作潜能。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很多工作也必须要做出一些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
源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自贡 灯会自古有“天下第一灯” 的美誉,千百年来,灯会节景,历久不衰,成为中国两大民俗文化活动之一。然而今年,自贡灯会遇到了麻烦。事实 一届创下新低的灯
期刊
泵站基坑防渗施工是水利工程中一项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施工的质量,必须优化施工流程,还要保证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的质量。地下连续墙是泵站基坑防渗工程中重要的施工材料,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