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我国首次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城市群战略。2016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新引擎——多中心群网化城市体系》(中国社科院,2016)中提出要让“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规模红利的源泉”。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强调,要“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以上这些政策释放出的强烈信号都表明城市群未来将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助推器。因此,从理论以及实证两方面来研究城市群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怎样的密切关联,以及这种关联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011年年底正式发布的《滇中城市群(2009—2030年)》标志着滇中城市群的建立。滇中城市群主要包括昆明市、曲靖市以及玉溪市等城市,是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云南省基础设施最完善,发展基础最好,发展前景最好的一个区域,是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的领头羊和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桥头堡。不仅如此,滇中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滇中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培育的19个城市群之一,是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滇中城市群战略的实施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对于探索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推动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有力配合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利用相关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种专门用来评估政策效果的双重差分法对滇中城市群的对于经济绩效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滇中城市群政策效果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