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抗血小板活性及在体内、体外的抗血栓作用,探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体外抗血栓实验:取昆明小鼠,麻醉,下腔静脉采血,离心制备小鼠洗涤血小板,进行以下实验:通过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红景天苷对血小板的毒性;预先以生理盐水、红景天苷(25μmol/L、50μmol/L)孵育血小板,并以凝血酶诱导血块回缩,观察红景天苷对血块回缩的作用;采用比浊法测定洗涤血小板在ADP、凝血酶诱导下产生的聚集,在聚集达到最大时停止实验,部分血小板样品取出悬液于显微镜下观察,另一部分血小板样品迅速裂解,制备蛋白样品,检测Akt、GSK3β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同时预留部分血小板作为空白对照用于制样;血小板在凝血酶刺激后,迅速制样取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血小板的cAMP、TXB2的含量。(2)体内抗血栓实验:取健康清洁级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阿司匹林(100 mg/kg)、红景天苷低剂量组(50 mg/kg)和红景天苷高剂量组(100 mg/kg),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30 min后,下腔静脉采血,检测小鼠血细胞数目;取健康清洁级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分组同上,末次给药30 min后,采血,检测小鼠凝血四项;取健康清洁级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分组同上,末次给药30 min后,麻醉小鼠,用断尾流血法检测小鼠的出血时间;取4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在连续给药5 d后,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复制小鼠尾部血栓模型,之后继续给药2 d,在造模12 h,24h,48 h时记录各组小鼠黑尾发生率以及黑尾长度。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红景天苷作用于血小板后,对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预先孵育红景天苷的血小板,血块回缩明显受到抑制(P<0.05);预先孵育红景天苷的血小板,在不同诱导剂作用下,聚集率明显降低,显微镜下见聚集体减小,蛋白检测表明红景天苷可以有效抑制AKT和GSK3β的磷酸化;经红景天苷孵育的血小板cAMP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TXB2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2)红景天苷对小鼠的生长以及血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影响(P>0.05);红景天苷对小鼠的凝血四项无显著性影响(P>0.05);红景天苷可以延长小鼠断尾流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景天苷可明显减少角叉菜胶诱导尾部血栓,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苷对体外和体内血栓具有良好的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血小板cAMP含量,减少血小板TXA2的含量,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