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血栓栓塞事件是起搏器植入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国外的长期随访研究表明患者在植入起搏器后发生的血栓栓塞可能与患者的某些临床特征和起搏方式等因素相关。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和结果:回顾性分析406位起搏器植入患者围手术期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临床特征。406位患者中有11人在围手术期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发病率为2.7%,3人死于此并发症,病死率高达27.3%;其中9人发生脑梗塞,1人发生肾梗塞,1人发生肺梗塞。9位脑梗塞患者的平均年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2)。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持续性房颤(P<0.001,OR值9.8,95%可信区间2.83-34.16),而不同的起搏方式与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没有统计学联系。结论: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的血栓栓塞事件并不罕见、且病死率很高;它的发生可能与持续性房颤相关,本研究未发现其与起搏方式之间的统计学联系;围手术期发生脑梗塞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
其他文献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高职院校气排球选修课中进行气排球接发实验,探讨提高气排球接发成功率的阵形。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具体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使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红星小学实施“合作课堂”教学改革近一年,对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状态和
编辑同志:2009年5月,我经陈某介绍到某建筑公司从事木工工作,每月工资4500元,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0年7月,建筑公司项目经理高某承包了建筑公司的一个工程,并将木工活分包给
目的对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恢复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66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02-2015-04所接收,将其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实践的重要作用,想方设法搭建各种平台、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写作、综合学习等实践活动;同时,引导学生
通过静态阻垢法研究了国产聚天冬氨酸(PASP)与造纸工业的副产品木质素磺酸钠(SLS)投加量对碳酸钙、硫酸钙、硅酸钙的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SP与SLS的配比质量浓度为2.0mg/L和5
在第26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动员全区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