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木是建园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园的成活率和缓苗期的长短,与果园的早期丰产密切相关。以SH40为中间砧的苹果树,因其早果、果实品质优、越冬能力强等优点,在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已大面积推广应用。生产中发现,起苗后假植期间的SH40中间砧苹果苗木往往出现中间砧段率先失水皱皮现象,轻则导致树势减弱,重则树体死亡,给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以SH40中间砧苹果苗木为材料,通过解剖结构观察,测定苗木失水过程中木质部导管水分迁移规律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自由水、束缚水、束缚水/自由水和水势等生理指标变化,探究SH40中间砧苹果苗假植期失水原因及应对措施。主要结果如下:1、SH40中间砧段的持水力与接穗基本一致,略高于海棠基砧;其表皮皮孔密度、皮孔面积、表皮蒸腾强度均显著小于接穗及基砧茎段。因此,SH40中间砧苹果苗中间砧段率先失水的原因与其表皮蒸腾失水无关。2、解剖结构表明,中间砧的周皮厚度显著大于其他部位,是造成表皮蒸腾量低的原因之一;中间砧及接穗的材部横切面积及皮部横切面积差异不显著;中间砧的材部横切面积占横断面积的比例及材皮比均显著小于接穗;中间砧的管腔直径显著大于接穗的管腔直径,故当存在水势差时,中间砧段单位时间内水分流量略高于接穗。3、水分迁移试验表明,SH40中间砧段水分可向接穗及根部双向运输;苗木裸露在空气中根系失水最快,根系越庞大,苗木的失水速率越快;根系中失水最快的是细根,失水速率是粗根的2-4倍;直径1-2mm的根系失水率达到30%仅需3-5个小时,并失去活力。因此,SH40中间砧苹果苗假植期间失水原因可能是由于根系较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大量水分通过根系散失,内部形成的蒸腾拉力导致中间砧段的水分运移到根系,且中间砧内部管腔直径大水分移动快,而接穗的管腔直径小水分运移慢,不能及时供应中间砧缺失的水分而造成中间砧段率先失水皱皮。4、不同失水程度对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失水达15%时,成活率下降到60%,失水达20%时,成活率仅为30%;苗木栽植后初期生长量随失水程度的增加而减弱,失水达20%时,长枝比例减少,叶丛枝比例增多,苗木的树势明显减弱;苗木在失水前期,树体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上升,各部分自由水减少,束缚水逐渐增加,水势降低。但失水超过20%,可溶性糖含量、束缚水含量开始下降,并不可逆转。5、复水试验表明,SH40中间砧苹果苗失水率达10%时,复水速率较快;失水率达到15%时,中间砧及接穗均可复水成活;失水率达到20%时,接穗及中间砧的复水速率均变得缓慢;失水率超过20%复水能力大大降低,继续失水,枝条即失去复水能力或即使能复水,枝条也不能恢复至初始状态。因此,20%的失水率可能是保证苗木成活的最高失水阈值。6、对根系的处理措施表明,根部蘸泥浆、根部薄膜包裹以及根部喷施40倍聚乙烯醇溶液均能较好的防止苗木失水。40倍聚乙烯醇虽能较好的防止苗木失水,但对于苗木后期吸收会造成一定阻碍,也会影响苗木成活率及初期生长量。综合考虑,根部蘸泥浆比较适合生产中大面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