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品格教育实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l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品格教育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一项由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育改革运动。美国的品格教育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和起落之后,逐渐积累了很多有效的经验,并在美国很大范围内得以推广和普及。品格教育旨在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传递被普遍认可的社会价值观和美德,并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反思能力。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品格教育的实践,力图总结其成功经验,为我国学校开展道德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并促进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论文通过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历史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对美国品格教育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从学校、政府机构、校外机构、家庭和社区等多个角度入手研究了品格教育的实践情况。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总结了国内外对品格教育的研究现状,并对品格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研究认为,目前国内外对品格教育进行的研究颇多,但是对品格教育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比较少。关于品格教育的定义,其实在美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可以对其界定,但是很多知名学者和权威机构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品格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都认为品格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发展学生的良好的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最终塑造一个具有良好美德与修养的人。第二部分,美国品格教育的立法及规划。美国中央和州政府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来规范和引导品格教育在学校的实施,这些立法对品格教育起到了支持和帮助的作用,推动了美国品格教育的实施。第三部分,美国品格教育的学校实践探索。品格教育的倡导者认为学校是进行品格教育的主要场所,主张学校通过课程、学校生活和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途径来实施品格教育。美国学校的品格教育不仅通过专门的品格课程实施,还通过学科课程的渗透来进行。学校生活的物质和精神各个层面都有助于品格教育的开展,美国学校常常在学校生活中的班级文化、学校制度、校园环境、教学方法等因素中贯穿品格教育。该部分还通过学校的品格教育案例分析了美国品格教育在学校的实践效果并归纳了学校品格教育的特点第四部分,美国校外品格教育支持机构及其活动。随着品格教育在美国的普及,各种校外品格教育组织和机构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为促进品格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很多实践活动。它们不仅对教师进行培训,提供教育资源,还专门制定一些品格教育计划。“品格教育伙伴”和”品格测量联盟”这两个组织就是促进品格教育的组织,这两个案例体现了校外机构对品格教育的支持。最后,美国品格教育的启示。最后部分总结了美国品格教育的经验与不足,并形成了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通过研究认为,我国在开展道德教育时应当争取获得政府、校外机构、社会和家庭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地利用社会各方面的道德教育资源,加强德育研究和德育实践的相互融合,加强道德教育课程的研发,最终构建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化的品格教育模式。
其他文献
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对于人们的生活,城市的发展,社会的繁荣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街道景观在
本文从国外内的水资源使用现状和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中对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出发,分析了土壤水分检测方面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土壤水分检测传感器的发展动向,
文献检索时通常会用到LSI(Latent Semantic Indexing)算法。针对算法中返回值受阈值大小影响的问题,对算法中由奇异值分解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得到的左、右奇异值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体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如何选好、管好
作为数据挖掘核心工具聚类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向聚类关注于行列二维形成双向簇的聚合过程,在生物信息学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处理双向聚类所对应的二分团划分问题时
地道桥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特别是高速公路穿行的含沙量较大的地区,地道拱桥尤为常见,因此对其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常见的地道桥为题材,利用有限元模拟分
冷气体动力喷涂技术(简称冷喷涂)是一项革命性的表面涂层沉积技术,它利用超音速射流将喷涂粒子加速到较高的速度后撞击基板,依靠喷涂粒子及基板自身强烈的塑性变形实现相互间
本文以新兴的长尾理论为视角,结合国外客户价值相关的统计研究结论,推导出当前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即忠实消费者不愿意推荐,而愿意推荐者不是忠实消费者。同样来源于统计结果的长尾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经典之作,被尊称为当代美国文学"现代经典"。这部小说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强烈共鸣。本文从小说主人公塑造出发,
提高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效,要用系统和整体思维,立足于基层党组织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态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和转型期制约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安排,着眼于基层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