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环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作为基础,分析新加坡环境问题的历史与现状,采取的环境管理措施、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全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以环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作为基础,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大系统出发,论述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物质流程和循环过程,说明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揭示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并最终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途径。此外,环境资源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包括公共物品、共有资源、外部效应、不完全市场以及信息不完善和不对称等),这些独特性导致的市场失灵提供了政府干预环境问题的理论基础,使得政府在环境资源和环境服务的分配与管理方面居于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第二章对新加坡政府干预环境问题的特殊背景做出分析。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章。该部分主要论述了新加坡环境管理的战略和措施,包括①新加坡的环境总体规划与环境管理策略。②与环境管理有关的组织机构和法律制度:本文根据职能划分的不同,将与新加坡环境管理密切相关的政府机构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市区重建局为代表,它通过制定全国性的发展蓝图与规划确立了环境管理的基础;第二个层次是由国家发展部下属的国家公园局为代表,负责执行创建一个绿色花园城市的政策;第三个层次是由环境部负责的污染控制,建立清洁的居住环境,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的职能;第四个层次是对稀缺的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管理,主要有水资源和能源。③采取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包括行政管理手段(主要包括计划控制、环境标准控制、行政管制等)和经济管理手段(包括价格政策、财政政策、环境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等);④新加坡环境问题的公众参与和国际合作。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对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在环境问题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做出了总结,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指出新加坡先进的环境管理经验对我国环境管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