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投资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起到发动机和助推器的作用,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随着1998年成思危的“一号提案”的出台,中国有关风险投资的实践和理论掀起了高潮。这其中,风险投资天然具有的集聚性特征,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可以深入挖掘的研究题材。本文结合金融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知识理论,以理论和实证为两条主线,对我国风险投资区域集聚的影响因素作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文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主要创新等,浏览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外目前风险投资区域集聚发展情况,通过与我国的对比,反映国内外不同的区域集聚特征。第三部分探讨风险投资区域集聚的一般机理,分别从风险投资机构数和风险投资投资额、项目数说明风险投资的地理亲近性。接下来的实证章节由三部分组成:先是以风险投资的四个典型特征值为指标,用聚类分析法根据风险投资发展状况把我国27个省市分为三个集团;第二步规定了一个描述风险投资发展程度的度量指标,来衡量七大区的风险投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和第一步中的聚类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第三步针对风险投资区域集聚的两个中介指标——风险投资机构数和项目数设计两个模型,通过计量模型,揭示了影响我国风险投资区域集聚的具体因素,对模型结果作了解释及分析。最后,文章密切联系实证结果,对我国目前发展风险投资提出了若干建议:首先,从风险投资区域集聚影响因素模型的结论出发,围绕资本供给、推动风险投资需求发展、市场化运作等方面提出建议;接着紧扣聚类分析和地区发展指数的实证结果,分别提出了有效针对风险投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建议;最后,再结合当前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整体实际,提出了若干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