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心脏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研究伴有常见合并症的粘液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为伴有并发症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及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58例粘液瘤患者,所有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诊断为粘液瘤,搜集其临床资料,着重于初发症状、入院体征、采用辅助检查项目、术前准备、手术时长、手术方式、住院时间等项目,依据患者伴有的合并症,将患者分为合并脑栓塞事件组、合并瓣膜功能异常组、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及无重大合并症组,总结以上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方式、预后状况,研究伴有常见合并症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组中发病年龄范围于23岁-78岁,其中多发于50-70岁,共36例,占61%。其中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6。位于左房者有51例,占88%,右房7例,占12%。未见首次发生于左室及右室者(其中1例首发于右房,行右房粘液瘤摘除术后4年在右心室复发粘液瘤)。多数患者为单发粘液瘤,3例患者同一心腔内发生2个瘤体且均位于左房。2.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以活动后胸闷、憋喘、气促为首发表现,有41例(71%)。部分患者表现为外周血管栓塞或脑栓塞症状,经进一步行超声心动图时发现粘液瘤,有13例(22%)。部分患者表现为外周循环供血不足症状,有6例(10%)。部分患者无明显首发症状,通常为体检时由X线提示心影异常后进一步行超声心动图后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行常规查体时发现异常。此部分患者有6例(10%)。3.相关体征:听诊闻及心脏杂音(肿瘤扑落音、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者有30例(52%),心音低顿者12例(21%),心律不齐者有4例(7%)。叩诊心脏浊音界增大者有21例(36%)。外周及脑血管栓塞相关体征者有5例(9%)。入院时无明显体征者有9例(16%)。4.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提示心腔占位性病变。17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后提示合并中重度狭窄需手术处理者7例。心电图检查提示心律失常者6例。行颅脑CT或MRI及其他部位CT者5例。5.合并症情况:本组病例中合并脑栓塞事件者为11例(19%),合并瓣膜功能异常者为13例(22%),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13例(22%),合并心率失常者5例(9%),合并肺动脉高压者19例(33%),合并高血压者12例(21%),合并心功能不全者17例(29%),合并糖尿病者5例(9%),无重大合并症者7例(12%)。6.治疗:本研究中5例患者未行手术治疗。单纯行粘液瘤切除术者平均手术时长为204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19天,平均数后时间为10天,住院期间平均费用为68086元。行粘液瘤切除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平均手术时长为271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21天,平均数后时间为13天,住院期间平均费用为102510元。粘液瘤切除术同期行瓣膜成形或瓣膜置换者平均手术时长为23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22天,平均数后时间为11天,住院期间平均费用为83700元。所有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除1例行胸腔镜下粘液瘤切除术外,其余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切除术。肿瘤位于左心房者均采取右房-房间隔切口,肿瘤位于右房者采用右房切口,肿瘤位于右心室者,采用右房-右心室联合切口。结论1.粘液瘤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栓塞及血流受阻症状,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诊断粘液瘤患者的首选辅助检查,其他辅助检查可发现是否伴有瓣膜功能异常、脑部及外周血管栓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合并症。2.合并外周血管栓塞并非粘液瘤手术摘除的禁忌。3.合并冠心病患者可在粘液瘤摘除术中同时给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粘液瘤患者常合并二尖瓣及三尖瓣功能异常,摘除粘液瘤后需全面探查瓣膜功能,存在瓣膜中度以上关闭不全患者需同时给予成形或瓣膜置换。5.胸腔镜下粘液瘤摘除术为粘液瘤的微创手术治疗提供参考。6.粘液瘤生长部位特殊患者可不必强求彻底切除瘤体。7.术中全面探查及彻底清除粘液瘤组织及碎块是降低复发率及术后栓塞事件的有效方法。8.不同合并症者对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前积极预防及处理合并症的发生可降低患者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