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局部李雅普诺夫指数与大气的可预报性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im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动力学理论和方法,通过考察系统误差的增长来研究可预报性问题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途径,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以往的工作主要是基于线性理论的框架,即忽略误差非线性发展项.然而随着误差的增长,其发展很快进入非线性阶段和强非线性阶段,切线性方程不再适用.因此,采用线性误差增长理论得到的Lyapunov指数来讨论大气可预报性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适应可预报性定量研究的需要,非常有必要开展非线性系统误差增长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基于这个出发点,本文作了以下基础性工作:1.首先,我们摒弃线性发展理论,用误差非线性发展方程讨论其随时间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统计特征量: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它表示初始误差在有限时间内的非线性增长率,与传统Lyapunov指数有本质的区别.2.其次,结合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的定义和大气本身的动力特征,我们提供了合理的指数计算方法.3.最后,探讨非线性Lyapunov指数在实际大气可预报性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低温灾害变化特征,对我国农业合理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气温和降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计
目的 探讨去除型人皮肤成纤维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重建角膜表层的相关研究.方法 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3种基因
2007年12月13~14日,南京出现一次厚度达600 m的强浓雾过程。浓雾持续了14个小时,其中能见度小于50m的强浓雾维持了4个小时。 本文首先利用大气边界层探空、雾滴谱、能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