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三废”污染治理研究(1950-1980年代)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c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三废”污染日趋严重。20世纪70年代初,官厅水库严重污染,由此引起中央、河北省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本文利用河北省档案馆、石家庄市档案馆收藏的300余卷档案,运用历史学、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探讨20世纪50—80年代河北省治理工业“三废”的经验教训。除前言、结语外论文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河北工业发展引发的工业“三废”污染。随着国家工业化逐步深入,河北工业得到显著的发展。但由于忽视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河北省出现大量环境问题,工业“三废”污染逐渐严重。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河北工业“三废”污染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特点。由于工业“三废”污染具有地域的不确定性,地区之间往往因为工业“三废”排放与治理等问题产生诸多联系与矛盾。由此引发了许多群体事件,对社会危害较大,波及范围较广,其中以沙城“冲厂事件”最为典型。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工业“三废”污染的治理。国家通过建立环保监测机构,施行排污收费,加大宣传,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等多种途径,建立预防机制,有效预防了“三废”污染的发生。并增加投入,发动群众,提高“三废”的综合利用程度,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三废”污染,收到不错效果。第四部分,主要是对20世纪50—80年代河北省工业“三废”污染治理得失进行反思。河北省工业“三废”污染治理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许多教训,对环境保护工作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20世纪50-80年代的工业发展惠及了民生,但也带来“三废”污染的负面影响,甚至在某些特定区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一时段的工业“三废”污染的治理工作,主要是进行综合治理和建立预防机制。各级环保监测机构的设立,实行排污收费,开展环保教育,制定环保法规,贯彻“三同时”政策,综合利用工业“三废”,增加环保资金的投入等,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三废”污染的加剧,但仍难以走出边污染边治理的怪圈。要从根本上根治“三废”污染,必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必须克服以往重治理、轻预防的倾向。只有将“三废”治理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5·12"汶川地震和"4·14"玉树地震的发生,使我国在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的建设方面开始形成了"统一指挥,属地管理为主"的指挥模式"、四位一体"的联合指挥模式、多级政府指挥部模
<正>"原生态"是近年来时髦的热门词汇,这个从生物学转借来的专业术语如今正被各行业广泛使用——从物质生活到精神领域,已经无处不在,成为大众化的符号之一。自"‘隆力奇杯’
公安院公安院校是预备警察的摇篮,公安院校学生的体育态度与行为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民警察素质的优劣,更关系到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因此对公安院校学生的体育态度与行为进行调查
教育成本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影响高职院校办学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制度性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办学模式、高职院校自身的管理体制等。
文中结合智能车辆路径跟踪过程中转向控制方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模糊逻辑、预瞄规律和自适应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建立起了相应的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众所周知,实践教学在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职院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增强学生岗位就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
将世界美国化,是美国自建国起就酝酿的梦想,以自己为原型,将美式民主移植给其他国家,就成了美国实现其梦想的最大手段。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联接欧亚大陆和中东,作为交通枢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究竟如何界定,以及其应当承担何种责任才最为合理等问题一直在理论界争论不休,司法实践中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我国虽于200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
随着近年来海洋石油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海洋石油污染案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石油污染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人身、财产的损失,而且对海洋环境也造成严重损害。跨国公司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