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左金丸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及配方颗粒剂有效成分的研究
目的: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火六》,本方临床常用于多种脾胃功能失调的有关疾病如胃脘痛、腹痛、呕吐、呕逆、泄泻、便秘等,并具有较好的作用。比较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与配方颗粒剂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三个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为左金丸复方颗粒剂、配方颗粒剂应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进而为左金丸复方颗粒剂、配方颗粒剂在我国的推广打下基础。
方法:分别对传统汤剂的煎煮次数,复方颗粒剂、单味浓缩颗粒的浓缩、干燥方式进行了筛选。选择减压80℃浓缩、常压100℃浓缩来考察浓缩方式,选择减压60℃干燥、常压80℃干燥、微波干燥来考察干燥方式。采用临床传统汤剂的煎煮方法结合筛选确定的方式制备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模拟工业生产单味浓缩颗粒的方法结合筛选确定的方式,制备配方颗粒剂。采用HPLC测定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并对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了考察。
结果:1.通过对汤剂煎煮次数的考察,优化了左金丸传统汤剂的制备方法。即: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黄连、吴茱萸,冷浸20min,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水至药面上3cm,微沸30min,合并三次滤液,得传统汤剂。采用左金丸传统汤剂的煎煮方法,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25℃),常压干燥得复方颗粒剂干浸膏粉。并确定用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25℃),微波干燥得单昧黄连颗粒、单味吴茱萸颗粒。2.处方中三个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在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中的含量都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HPLC测定盐酸小檗碱在传统汤剂中的含量为15.4553mg/g,在复方颗粒剂中含量为21.7924mg/g,在配方颗粒剂中含量为26.6483mg/g:HPLC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在传统汤剂中总含量为0.7380mg/g,在复方颗粒剂中总含量为1.3790mg/g,在配方颗粒剂中总含量为0.2259mg/g。3.对左金丸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配方颗粒剂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的考察结果证明:方法均快速、准确、简便。
结论: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大小依次为,配方颗粒剂>复方颗粒剂>传统汤剂,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总含量的大小依次为,复方颗粒剂>传统汤剂>配方颗粒剂。与配方颗粒剂相比,复方颗粒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与传统汤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更接近,并且复方颗粒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均高于传统汤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复方颗粒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二部分:胡三帖湿巾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胡三帖的质量标准,为将胡三帖湿巾剂申报为新药打下基础。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铁筷子、威灵仙、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淫羊藿苷的含量。色谱柱:Shim-packVP-ODS(150X4.6ram):流动相:乙腈一水(28:72);检测波长:270nm:流速:1ml/min;柱温:25℃。
结果: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淫羊藿苷对照品在0.1952μg~16592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O.9998,加样回收率为96.29%,RSD=1.05%。
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胡三帖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