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行业,对推进工业化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制造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易受宏观经济影响,违约风险大,如何平衡银行的信贷风险和企业的贷款融资需求,基于商业银行视角对制造业信用风险予以度量已成为当务之急。全文以基于财务信息的Logistic模型和基于市场信息的KMV模型为两条主线,经模型改进后,分别就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98~09年间的样本进行信用风险度量实证分析。首先,对原始财务指标先提取因子,可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财务信息,在一般Logistic模型基础上引入边界Logistic回归分析,不仅提高了模型的判别效率,还增大模型的预测精度。其次,对KMV模型进行违约时间和违约点的动态修正,分别就模型结果---违约距离(DD)和理论违约概率(EDF)进行信用风险识别能力分析(如均值趋势分析、判别显著性分析等)、相关因素影响性分析(如股权改制、金融市场波动、行业差异性等)和风险预测能力比较分析(如预警效果、信用状况恶化敏感度、预测判别准确性等),发现修正后的模型大大提高了DD和EDF风险识别能力,EDF由于取值范围密集、变化区间小,相较而言,DD值可以更为直观地预测违约变动状况。最后,财务指标由于滞后性、失真性、主观性使得Logistic模型预测风险能力受限,在此基础上,把DD值引入Logistic模型,探究这两类模型的内在联系,综合考虑样本的财务信息和市场信息,利用ROC曲线和CAP曲线检验各模型风险预测准确性和样本判别有效性,发现改进后的模型不仅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还降低了一类误判率,提高了模型总体预测准确率。可见,KMV模型和Logistic模型相结合进行制造业信用风险度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