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牙齿拔除后,对拔牙窝进行牙槽嵴位点保存术,以拔牙后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位点保存术(Bio-Oss~?骨粉+屏障膜)作为对照,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ogen,PRF)联合Bio-Oss~?骨粉在牙槽嵴位点保存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两者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保存情况,并研究早期软组织愈合和术后疼痛感觉的效果,通过对比观察,回顾性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势,特点以及局限性,为PRF联合骨移植材料应用于拔牙窝的处理中提供新的临床证据和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因外伤,牙周病,慢性根尖周炎等需要拔除后进行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36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18岁-65岁,36个拔牙位点分成两组:PRF混合Bio-Oss~?骨粉组(实验组)和单独使用Bio-Oss~?骨粉组(对照组),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拍摄CBCT测量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在术后1周临床评估早期软组织愈合和疼痛感觉情况。利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间影像学和临床结果分析显示在骨宽度变化(实验组-1.09±0.42mm vs.对照组-1.35±0.22mm,z=-2.63,P=0.01<0.05)和术后疼痛感觉(实验组2.39±1.20 vs.对照组3.39±1.65,t=-2.083,P=0.04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骨高度变化(实验组-1.48±0.40mm vs.对照组-1.49±0.23mm,z=-1.49,P=0.13>0.05)和软组织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这项临床回顾性实验研究发现,PRF混合Bio-Oss~?骨移植材料适用于拔牙窝的处理,在牙槽嵴保存术中利用PRF混合Bio-Oss~?骨移植材料可以减少牙槽骨的吸收和减轻术后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拔牙窝处理手段。由于本实验是回顾性研究,因此PRF混合Bio-Oss~?骨移植材料处理拔牙窝的大样本量的临床效果和组织学分析仍需进一步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