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范围下的产品内分工,为后发国家参与国际产业链竞争提供了机会。技术型企业作为一国或地区的技术创新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最小单元,对改善本土产业结构和经济持续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然而,纵观我国技术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现状,主要体现为依托代工模式和响应国内市场需求两种方式,切入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从而面临依托主导技术、品牌渠道等高级资源把控的跨国企业的压榨与治理,导致我国技术型企业长期处于低端封锁和利益扭曲的困境。而如何使得国内技术型企业参与国际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持续发展以及支撑国家战略转型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资源和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参与国际产业链竞争的形式和水平,从企业内部的微观层面探索能力要素与切入产业链模式的内在关系,从深层次揭示影响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模式的关键因素,既能够补充从微观视角下的国际产业链的相关研究的不足,又能为技术型企业参与高附加值环节提供更为具体的能力匹配指导。本文从企业与国际产业链和市场进入相关文献入手,分析了我国技术型企业的现状,此提出了技术型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的四种主要模式。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总结,认为技术能力和营销能力是技术型企业选择切入国际产业链模式的核心因素。基于此,提出了针对技术型企业的技术能力和营销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了各能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两种能力的互动关系和内在本质。并进一步分析了两种能力对技术型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的影响,提出了技术能力和营销能力与切入模式的匹配模型。最后,通过科学严谨的案例研究方法对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模式匹配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的解释性和合理性。通过本文对能力要素和切入模式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我国技术型企业基于自身资源能力与切入国际产业链模式的匹配,为企业实现产业链的成功切入并参与更高层次的竞争提供新的一种理论视角和有效的实践指导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