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狍是珍贵的鹿科反刍动物,具有很高经济价值。野生状态下,狍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喜食嫩草、牧草、坚果等。人工饲养条件下则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圈养条件下,由于不同季节饲料的来源不同,日粮营养水平存在差异,可影响瘤胃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因此,研究不同季节日粮组成下狍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及日粮结构对瘤胃内环境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对了解狍的营养需要和优化饲养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设计夏、冬两种日粮,夏季日粮以青饲料为主,冬季日粮以干粗饲料为主,通过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分析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狍瘤胃微生物区系进行分析,观测瘤胃内环境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研究狍在不同季节日粮组成下,瘤胃细菌、原虫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变化,为进一步优化人工饲养条件下狍的日粮结构,满足狍的营养需要奠定基础。冬季和夏季日粮明显改变圈养狍瘤胃微生物区系。当狍从冬季高粗日粮转换成夏季高精日粮时,瘤胃中乳酸生成菌牛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丙酸生成菌埃氏巨型球菌和反刍月形单胞菌的数量也显著增加(P<0.05);而纤维分解菌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琥珀酸丝状杆菌以及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夏季日粮精粗比的升高,瘤胃产甲烷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对于瘤胃纤毛虫而言,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前毛虫属和双毛虫属数量在冬季日粮组成下显著升高(P<0.05),而能够利用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内毛虫属和头毛虫属在夏季日粮组成下成为瘤胃中的优势虫属。不同季节日粮对狍瘤胃内环境参数有较大的影响。结果显示,夏季日粮与冬季日粮相比较,瘤胃中NH3-N和BCP浓度显著升高(P<0.05);瘤胃pH和乙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丙酸水平显著提升(P<0.05);而内毒素和组织胺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表明冬、夏日粮组成均能够满足狍的营养需要以及稳定狍的瘤胃内环境,但夏季日粮组成对狍瘤胃发酵和营养需要更为适宜。不同季节日粮对狍血清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结果显示:夏季日粮与冬季日粮相比较,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球蛋白(GLO)、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钙以及锌的浓度较高,而血清尿素氮(BUN)、游离脂肪酸(NEFA)、肌酐(CREA)和尿酸(UA)的浓度明显降低。表明,不同季节日粮组成对狍瘤胃pH和血清生化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夏季日粮组成更能促进狍的生长发育和提高抗病能力。通过比较狍夏冬季日粮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瘤胃内环境参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可以认为:冬、夏日粮组成均能够满足狍的营养需要以及稳定狍的瘤胃内环境,但夏季日粮组成对狍瘤胃发酵和营养需要更为适宜,且更能有助于狍的生长发育和提高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