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郴州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是湖南的南大门,也是内陆地区通往粤、港、澳的交通要冲。地貌复杂多样,森林资源丰富。郴州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86%,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385232公顷,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是郴州市现有的森林生态体系不够完善,中心城区绿地总量不足,绿化质量不高等问题。所以本文立足郴州的独特自然条件,以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法,对郴州的森林资源、生物多样性、城市绿地与湿地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郴州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架为一核、两片、五区、十廊,即以郴州中心城区森林生态建设为核心,东南山地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西北山丘森林生态恢复区、环东江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西南山丘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北部经济林示范区为五区,以及水网路网绿化工程的建设十廊道,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高效的森林生态体系,并且提炼出了郴州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的10大工程。项目实施后将产生3大效益,一是生态效益,郴州市的森林覆盖率提高4.29%左右,新增森林8万公顷,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效益可达3200160万元/年。同时这些森林能吸收和固定的碳量可达204万吨,每年将多提供负氧离子5.91023个。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年平均涵养水源能力为2026.1元/公顷,项目实施后水源涵养效益为16208.8万元/年。而且保持了郴州市的生物多样性。二是社会效益,城区绿地的建设将降低能源的消耗,并且美化了城市,提升了郴州的知名度,提高郴州市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建设过程中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三是经济效益,在建设过程中,林业产业将快速发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森林生态体系在改善了郴州市的生态环境的同时,郴州市与环境相关产业将得到提升。通过对郴州市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森林生态体系,并进行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既要统筹城乡绿地,合理布局绿地,保证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更要注重提高绿地质量,使其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化。郴州市森林生态体系的建设也将为今后湖南省及国内其他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提供具体实践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