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寺庄金矿床是胶东金成矿省中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文整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通过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工作,对寺庄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时-空演化过程进行厘定,探讨了该矿床的金成矿机制,收获认识如下:1、寺庄金矿床热液成矿作用可划分为四个阶段:黄铁矿-石英-绢云母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方解石阶段(Ⅳ),其中金主要赋存于Ⅱ和Ⅲ阶段的黄铁矿内。2、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三种矿化类型的矿体中成矿流体性质整体差别不大,表明其成矿流体性质一致,均为中低温(160360℃)中低盐度(3.0011.83wt%NaCl.eqv)低密度(1.5061.017g/cm3)的CO2-H2O-NaCl体系。水溶液包裹体冰点温度范围是-40℃,最终均一温度范围183350℃;H2O-CO2包裹体固态碳质相熔化温度范围为-60.5-56.2℃,CO2笼合物(CO2·5.75H2O)消失温度范围3.49.8℃,碳质相部分均一温度介于17.630.8℃(<31.1℃),除CO2包裹体外的两类包裹体最终均一温度范围为160360℃,成矿主阶段峰值出现在270300℃。3、通过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水-岩反应的研究,认为寺庄金矿床成矿早阶段的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是胶东群原始变质水;胶东群原始变质水与大气降水以4:1到2:1混合时,在成矿主阶段与玲珑花岗岩发生反应最有利于成矿。4、寺庄金矿床经历了由于压力波动引起的流体不混溶,其伴随的Au(HS)2-溶解度的降低是引起金沉淀的主要原因。5、三种矿化样式的矿体中成矿流体特征基本相似,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蚀变岩型矿石的赋矿构造为靠近主断裂的缓倾角破碎带;石英脉型矿石的赋矿构造则为陡倾角张性次级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