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整治工程河段局部流场精细数值模拟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i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选取典型河段进行概化河段比尺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移动式不抢险管桩浅坝”的导流功效。在比尺模型试验中采用VDMS进行流场测量,并对VDMS采集数据的后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MIKE21软件建立了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并利用概化模型河道冲淤地形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对“移动式不抢险管桩潜坝”导流作用进行了精细数值模拟研究。所建模型能够满足模拟管桩浅坝不同透水率的精细研究要求,并实现了管桩坝淹没状态的模拟;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不同来流、不同透水率、不同网格精度以及单、双排管桩坝导流效果的模拟试验研究。论文通过量纲分析提出了能够反映管桩坝不同位置导流效果的无量纲数xk¢(导流强度), xk¢在数值模拟中能够正确反映管桩坝不同位置的导流情况;在主槽宽B,管桩坝长L,来流角度φ一定条件下,建立了管桩坝不同位置导流强度xk¢与(h 0 ,Dh ,d,l)之间的函数关系。该函数关系反映了在主槽宽B、管桩坝长L、来流角度φ一定条件下,透水率、来流条件对管桩坝导流效果和坝体不同位置的最大导流效果的影响。数学模型计算成果分析表明:流量800 m~3/s,管桩坝非淹没状态时,能够起到很好的控导主流作用;流量大于800 m~3/s,管桩坝呈淹没状态,流量4000 m~3/s时,管桩坝能够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能够使主流归槽;流量8000 m~3/s,12000 m~3/s时,随着淹没水深的进一步加大,管桩坝对主流的影响很小,基本不影响滩槽水流交换。经对比,数值模拟成果与物理模拟成果一致。在管桩坝非淹没条件下,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透水率越小管桩坝的导流越明显;管桩坝组成网格边长小于0.2m即径格比不大于5时,能较好的模拟管桩坝的导流情况;在管桩坝网格边长0.3、0.4m时,模拟管桩坝导流效果不佳;采用单一网格构造管桩坝时(管桩坝网格边长1.0m),不能准确模拟管桩坝导流情况。管桩坝网格边长一定,网格生成范围不同对模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双排管桩坝的导流效果优于单排管桩坝,坝体前后的水位差小于单排管桩坝,坝后水流平顺,水流稳定性高于单排管桩坝。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水电站装机巨型化,隧洞大型化的发展,特大断面隧洞的出现对“地下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隧洞作为水电站的关键部位,对水电站的导流、泄洪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前池作为引渠和进水池(进水流道)的连接段,是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为了保证水流均匀平顺地从引渠流入进水池(进水流道),为水泵运行创造良好的水力条件。前池按照进水
被子植物的精卵细胞都位于体内,其中精细胞包裹在花粉粒中,卵细胞又深埋在胚珠中,且整个受精过程到早期的胚胎发生也都在体内完成,其中包括精卵细胞的识别、合子的不对称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