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飞蓟宾对肺癌软脑膜转移倾向细胞的治疗作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软脑膜转移瘤(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一种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肿瘤,主要是由其他脏器的实体瘤或恶性脑肿瘤的播散引起的,原发病灶常为肺癌,其中腺癌是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虽然已经有一些药物应用于临床,包括使用分子靶向药物,但到目前为止,患者的预后仍很差。水飞蓟宾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是水飞蓟种子提取物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一直以来在临床上作为保护肝脏的药物使用,后来国内外研究发现水飞蓟宾抑制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天然的抗癌药物,且毒副作用低。因此,本研究采用水飞蓟宾作为一种治疗LM的药物,主要观察水飞蓟宾对肺癌软脑膜转移倾向细胞是否具有疗效。本实验通过细胞水平观察水飞蓟宾对LeptoM-LLC细胞活力、增殖、克隆、迁移、侵袭以及凋亡的作用,评价其抗肿瘤疗效,并为后续小鼠模型的药物研究提供一定实验依据。方法:1.细胞肺癌细胞系(Lewis lung carcinoma cell,LLC)是小鼠来源的肺腺癌细胞,根据国外学者的方法,使用LLC细胞建立具有软脑膜转移瘤倾向的肺腺癌细胞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LC,LeptoM-LLC),由美国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实验室赠予。2.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将LeptoM-LLC细胞接种于96孔板,待细胞长至一定密度后,设置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设6个复孔,给予不同浓度水飞蓟宾、不同时间段的处理。加入CCK-8试剂,用酶标仪测定在450nm处的吸光度,显示细胞活性,并选择合适的浓度进行后续实验。3.克隆实验将LeptoM-LLC接种于6孔板,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不同浓度水飞蓟宾干预。当每个克隆达到50个细胞以上时,加入多聚甲醛固定细胞,进行GIEMSA染色,观察每组细胞的克隆数。4.迁移和侵袭实验使用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将LeptoM-LLC细胞接种在上室内,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与迁移实验不同,侵袭实验需要在Transwell小室的聚碳酸酯膜上铺一层人工重构基底膜材料,再将细胞接种于Transwell上室。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个复孔,给予不同浓度水飞蓟宾干预。观察在水飞蓟宾的作用下,肿瘤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或聚碳酸酯膜+人工重构基底膜材料的能力,分别体现出细胞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5.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将LeptoM-LLC细胞接种于14mm的细胞玻片上,玻片置于24孔板内。待细胞贴壁后,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个复孔,分别给予不同浓度水飞蓟宾干预。应用TUNEL试剂盒,进行细胞贴片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组的凋亡细胞含量,体现出该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水飞蓟宾干预LeptoM-LLC细胞24h、48h、72h后,细胞活力逐步降低,且细胞活力随水飞蓟宾浓度的升高而逐步降低,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水飞蓟宾浓度为20μg/ml时,随时间延长反而细胞活力增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P=0.052)。2.实验组40ug/ml、80ug/ml的水飞蓟宾降低了LeptoM-LLC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随着水飞蓟宾药物浓度的增加,LeptoM-LLC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降低。多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水飞蓟宾(40μg/ml、80μg/ml)穿过微孔膜的细胞减少,并随水飞蓟宾药物浓度的增加,穿过微孔膜的LeptoM-LLC细胞逐渐减少。水飞蓟宾可显著降低LeptoM-LLC细胞的迁移能力。多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侵袭实验中、微孔膜的细胞相对较多,实验组水飞蓟宾(40μg/ml、80μg/ml)LeptoM-LLC细胞穿过基质胶、微孔膜的细胞比对照组细胞减少,并随水飞蓟宾药物浓度的增加,穿过基质胶、微孔膜的LeptoM-LLC细胞逐渐减少。水飞蓟宾可显著降低LeptoM-LLC细胞的侵袭能力。多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TUNEL染色显微镜下显示出现细胞凋亡呈红色荧光。对照组LeptoM-LLC细胞没有出现红色荧光,而实验组水飞蓟宾(40μg/ml)干预的LeptoM-LLC细胞有较多明显的红色荧光。因此,水飞蓟宾可促进LeptoM-LLC细胞的凋亡。结论:1.水飞蓟宾抑制LeptoM-LLC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2.水飞蓟宾抑制LeptoM-LL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呈浓度依赖性。3.水飞蓟宾干预LeptoM-LLC细胞,诱导细胞出现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成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血清中mi RNA-21表达水平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的相关性,同时分别探讨血清mi RNA-21和血清IL-12与AR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血清总Ig E水平与mi RNA-21的关系,并探索血清mi RNA-21作为非创伤性生物标志物诊断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方法:研究选取
目的: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MP-3微视野观察不同病程、不同渗漏点位置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或CSCR)患者视功能与视网膜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对34例CSC合并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34眼,采用MP-3微视野仪测量视网膜敏感度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单纯性眼眶骨折中筛骨-上颌骨支撑结构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手术修复技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至2020年于我院行眼眶壁骨折整复+眶骨缺损修补术的单纯性眼眶骨折患者共121例(121眼),依据术前CT检查显示眶壁骨折类型分为4组:I组:单纯眶内壁骨折31例(31眼);II组:单纯眶下壁骨折39例(39眼);III组:筛骨-上颌骨支撑结构存在的眶内壁骨折联合眶下壁骨折2
目的: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儿童和单纯性鼾症(primary snoring,PS)儿童的生长发育、颅颌面和上气道形态结构及舌骨位置的差异,分析儿童不同程度睡眠呼吸障碍的危险因素以及是否存在协同作用,并从形态结构上分析儿童单纯性鼾症与OSAHS的潜在病因。方法:选择对象为2019.9—20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分别观察比较多灶性脉络膜炎(multifocal choroiditis,MFC)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与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yop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m CNV)、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
青光眼是目前世界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在我国原发性房角关闭疾病(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PACD)是青光眼的主要类型,以往的研究认为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可能参与了PACD的发病过程,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我们无法直接测量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度。近几年Pentacam作为一种高度精确的数字成像设备在临床广泛应用,这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可以更准确、客观、便捷地获取眼前节参数
目的:探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眼中部分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与后极部视网膜出血相对面积(RH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视网膜内高反射点(HRDs)数量等的相关性。方法:对2020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我院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5例15眼进行前房穿刺,抽取房水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
目的:分析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SAHS)与听力损失之间的关联及对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一科门诊就诊的因打鼾、嗜睡或其他原因而行睡眠监测的患者共36人。根据患者睡眠监测AHI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1)对照组:接受睡
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由于头位相对于重力方向变化所诱发的自发缓解和加剧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及眼震,是一种外周型前庭疾病。BPPV的病因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是耳石从椭圆囊脱落进入半规管或与半规管壶腹结合,对外周前庭识别角加速度的过程进行干扰。较多学者认为,耳石的脱落与人体内血清离子浓度的水平有较大关系,但目前对于BPPV与血清学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
目的:乳腺癌是一种影响妇女健康的致命性疾病,尽管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仍旧较差,尤其是伴有转移的患者。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预计在未来几年将出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目前的证据表明,在45岁以下绝经前年轻的女性中,尤其是患有三阴性乳腺癌的病人预后仍较差,死亡风险较高,这种类型的乳腺癌似乎是高度异质性的,它具有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