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系统论述了假释制度若干重要问题,并对如何修改和完善我国的假释制度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文章除引言和结论以外,分为四章。 第一章为假释制度概述,重点介绍了假释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假释制度起源于西方,并在澳、欧、美很快发展流行起来。在我国,假释制度是“舶来品”,经过清末、民国和新中国几个时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与世界假释适用潮流风格迥异的中国式假释制度——实际上假释适用在中国严重萎缩了。假释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种类,本章还详细介绍了假释的种类及其各自的特点。 第二章分析比较了支持假释制度的各种理论学说,阐述了假释的本质。教育刑理论、刑罚个别化理论、刑罚谦抑性原则、行刑社会化理论从各自的理论出发,论证了假释制度的价值。关于假释的本质,素有恩惠说、刑罚执行方式说、刑法消灭形态说、假释权利说等学说。经过分析比较,笔者指出假释权利说比较恰当地揭示了假释的本质。其理由在于:第一,它以现代刑法思想为指导阐释了假释的本质,是国家对罪犯刑罚观念的演变在假释本质理论上的具体反映。第二,假释权利说与现代刑罚目的相契合。第三,假释权利说观念下的假释已由例外变成了一种原则,一种制度化的处遇措施。 第三章介绍了假释制度的适用状况,分析了国外假释制度适用的现状和出现的新特点;重点论述了假释制度在我国适用的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成因。笔者指出,我国的假释制度虽然在立法、司法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假释制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假释适用率过低;假释制度的目的未能得以充分发挥;假释的过少适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狱的行刑压力;目前的假释状况不利于罪犯回归社会;假释适用过少,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减刑的滥用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观念层面的原因。 第四章论述了我国假释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本章中笔者首先论述了假释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