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鸡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源地之一[1]。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遗留下众多珍贵的古文化遗址。宝鸡古文化遗址数量众多、内涵丰富,价值突出。宝鸡的古文化遗址,半数以上分布于乡村地区。如何实现宝鸡乡村地区众多古文化遗址的有效保护,是困扰地方文物保护部门的难题。乡村地区的古文化遗址,无论是面临的破坏因素,还是保护存在的现实问题,均区别于其它地区(如城市或城郊)的遗址,具有其独特性。宝鸡乡村地区古文化遗址主要的破坏来自于村民生产生活活动。村民的农业种植、建房取土等行为是遗址破坏的最主要因素。古文化遗址本身就十分脆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受着风雨侵蚀、水土流失等自然破坏;现如今又面临取土、农业种植等人为破坏,加速了古文化遗址的消亡。相比于自然破坏,人为破坏对遗址的威胁性更大。这就导致遗址保护与农民生产生活相矛盾,成为乡村地区古文化遗址保护面临的棘手问题。为探寻宝鸡乡村地区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对策,本文对宝鸡乡村地区古文化遗址展开深入调研,分析宝鸡乡村地区古文化遗址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通过田野调查、文献阅读等方法,了解宝鸡古文化遗址的数量、分布、类型等基础情况,总结宝鸡古文化遗址的特点。其次,对宝鸡乡村地区古文化遗址进行田野调查,了解遗址的保存现状,分析其破坏因素。对保护区划、保护机构及设施、保护管理措施等现有保护工作进行梳理,提出宝鸡乡村地区古文化遗址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遗址遭受自然人为破坏,缺乏必要的保护管理措施;二是遗址分布范围不清,保护区划不合理或形同虚设;三是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保护管理体系不健全。针对宝鸡乡村地区古文化遗址保护存在主要的问题,笔者尝试从三个方面提出保护对策,一是加强保护措施,减少各类因素破坏,主要是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禁止遗址区取土、设置保护管理机构、配备管理用房及设备、培养保护管理人员等方法,最大程度的保持遗址原状,尽量使遗址免受自然人为破坏;二是加强考古勘探,合理划定保护区划,通过加强考古勘探,探明遗址分布情况,合理划定并落实保护区划;三是增加遗址保护资金投入,完善遗址保护管理体系。宝鸡乡村地区古文化遗址是研究中华文化起源、发展的珍贵历史资源,保护宝鸡乡村地区古文化遗址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