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钒的应用、分布和储备情况,从焙烧、富集两个方面探讨各个提钒方法以及新型提钒技术的优劣性,最终优选出复合添加剂焙烧-一段水浸-二段过氧化氢浸-离子交换-沉钒这条环保而经济的工艺路线,并对钒的富集和净化处理进行了研究。1.采用静态法以吸附量为标准最终筛选出D301大孔苯乙烯系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2.采用静态、动态法讨论了吸附段各因素:含钒原液浓度、含钒原液流速、吸附时间、温度、树脂量、含钒原液中Cl-浓度与吸附量的关系。含钒原液中Cl-浓度对树脂吸附量有反作用力,但对钒的吸附影响不大;温度升高,促进D301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树脂量增加,树脂吸附量也随之变大,但是其单位树脂吸附量不升反降。随着吸附时间的推移,树脂吸附量也在不断增加,20g树脂在90h后吸附达到平衡,其饱和吸附量为148mg/g。颗粒扩散速度决定整个反应的速度,低浓度、低流速有利于树脂的吸附,适宜浓度是4.1537g/L左右,适宜流速是0.25mL/min左右。3.采用还原中和沉淀法净化处理尾液中的有害成份,分别讨论了Na2S用量、Na2S03用量、反应时间、pH值对尾液中的Cr6+、Cu2+、Zn2+、Ni2+、Cd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为:Na2S用量增加,Cu2+、Zn2+、Ni2+、Cd2+去除率都提升;Na2S03用量增加,Cr6+去除率提升;对于100mL的尾液来说Na2S适宜用量为74.8038mg,Na2S03适宜用量为147.5208mg;酸性利于Cr6+的去除,pH=2.07时,其浓度最小,碱性利于Cu2+、Zn2+、Ni2+、Cd2+的去除,pH=8.35时较佳;反应时间越长,各离子浓度越低,反应15min后,有害离子基本去除,达到排放标准。4.最后,采用动态法对解吸段各参考量进行了研究。解吸剂以4%NaOH+6% NaCl组合的解吸剂解吸效果最好。解吸液最高峰可达112g/L,平均解吸液浓度为50g/L-90g/L,富集倍数为10-20倍,解吸剂最佳用量为树脂体积的3倍~4倍,适宜流速为0.7m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