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从技术观向实践观的转变,是教学机智绽放光彩的契机。教学技术观下的教学机智被理解为对偏离既定目标的意外事件的处理,当教学恢复为一种实践活动时,教学机智则被定义为“面对惊异,契合情境的即兴创作”。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具备这样的教学机智。本研究以“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机智的生成”为主题,探讨其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生成的影响因素和生成的基本路径。在揭示教学机智内涵的基础上,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机智被界定为:在思想政治课堂德育性、社会性、哲理性的教学情境中,为达成德育目标、促进学生社会化,思想政治课教师全身心投入、进行契合情境的即兴创作能力。由于思想政治课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机智的情境性、教育性和创造性有其独特的内容和表现。其中,情境是教学机智生成的条件,师生关系是教学机智生成的动力,身体或行动是教学机智生成的载体。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机智的生成主要受到教师的天赋与个性、情感与意向、知识与技能和课堂教学的时机与气氛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教学机智的生成,思想政治课教师既要注重在知识、品质、能力等方面的积累,又要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敏感性和行动力。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机智是一种应对复杂教学情境的临场天赋,但这种天赋不是与生俱来、人人皆有的,而是长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磨合中形成的。教学机智的生成不仅依赖教师的个体自觉,也依赖教师集体的智慧共享,同时,求真务实的教研风气有助于为其生成和发挥营造宽松自由的空间和氛围。其中,本研究重点从思想政治课教师个体和集体两个维度,探讨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机智的生成路径,这包括开展愿景式教学设计、养成机智的行为方式、坚持实践性反思和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专家引领、资源共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