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事业单位中典型的专业领域组织,同时也是提供医疗服务最为重要的主体,密切关系着所有个人及其家庭的健康生活与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其运转与管控是否良性高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控制的建设与践行。随着政策环境、经济内容、市场竞争等各类因素的复杂变化与发展,医院管理与经营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近年来财务舞弊、违规收费、医疗资源滥用、医疗事故、医患矛盾激化等案例事件屡有发生,暴露出我国公立医院现有的内控制度设计尚未完善,贯彻尚不彻底。由于会计及财务工作对任何组织单位的生存与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便主要以内部会计控制为方向,结合医院具体的经济管理活动展开研究。本文以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理论作为基础,联系公立医院的特征属性,对其内部控制的特点与瓶颈缺陷做出分析,得出的分析结果是内控五要素之渗透展现,例如组织内部对于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动力不够充足、风险种类来源复杂、风险的分析应对专业化程度极高、资金收支是为最核心的控制活动、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促成了更为高效的沟通、组织治理结构的缺陷导致监督效果的削弱等。本文以C医院为案例进行研究,并借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作为参考指导,分别从单位层面与业务层面进行内部控制优化的建议与设计。单位层面的优化建议包括组织机构的改进、决策机制中增加信息公开、执行机制中岗位授权的细化分离、监督机制中强化内部审计的定位等;在业务层面的优化设计中,将各类经济业务流程细致分解,指定各岗位的职责及参与控制活动范围,引入重要风险点的概念并作为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的重要衡量标准。而后针对C医院内部控制的总体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其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