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健康人与鼻咽癌患者鼻咽部细菌菌群结构的主要分布及异同;阐明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鼻咽部共生菌群的影响,探索菌群结构动态变化的特点及可能规律。方法:健康志愿者9名、鼻咽癌患者7名,年龄22~56岁,KPS评分>90,所研究对象在近1个月内均无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史;鼻咽癌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技术进行治疗,放疗剂量为6840-7400cGy/30-33f,治疗时间约6-7周。健康者共取鼻咽拭子样本9份;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放疗中、放疗结束各个时点进行采样,每名患者共采集鼻咽拭子样本14份。对采集样本DNA提取后利用T-RFLP技术进行分析,得到健康人与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不同时点鼻咽部细菌群落结构的T-RFLP图谱数据。结果:1.鼻咽癌患者与健康人的鼻咽部菌群结构分布明显不同。1)鼻咽癌患者共获取91种介于57-496bp范围内的不同长度的T-RFs,前10类优势菌群分别为T-RF400、T-RF 62、T-RF77、T-RF 333、TRF146、T-RF 366、T-RF 235、T-RF 64、T-RF 401;2)健康人共获取82种范围在56-493bp的不同长度的T-RFs,前10名优势菌群分别为T-RF119、T-RF399、T-RF235、T-RF400、T-RF402、TRF152、T-RF109、T-RF393、T-RF57、T-RF488;3)鼻咽癌患者与健康者中有9种T-RFs为共有的优势菌属,其中62bp、64bp、65bp、400bp所属菌类在鼻咽癌患者中有上升趋势,以62bp(333%)、400bp(116%)涨幅最为明显;120bp、152bp、235bp、399bp、402bp所代表的菌属在鼻咽癌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399bp(86%)、402bp(75%)降幅最大;4)根据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鼻咽癌患者鼻咽部细菌种类明显高于健康者,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菌群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增高(7.9%),物种分布均匀度较差(7.3%),但菌群优势度变化不明显。2.鼻咽癌患者鼻咽部菌群结构在放疗过程中出现动态变化:1)鼻咽癌患者鼻咽部菌群中的22种优势菌群在放疗各时点的分布趋势为:8种T-RFs片段的相对丰度呈下降趋势;2种T-RFs的相对丰度呈增长趋势,余T-RFs所代表的菌属未能长期停留在鼻咽部中。2)细菌多样性指数中,放疗前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T-RFs数量最高,治疗第2周均匀度指数最高;在放疗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菌类群的相似性系数介于0.015~0.99,以治疗第2周与治疗结束时鼻咽部菌群相似性最高,为0.99。治疗前与第4周鼻咽菌群相似性最低,为0.015。3)结合不同时期样本间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菌群结构随放疗时间呈随机性动态改变,至放疗结束时T-RFs数量下降46%,香农指数下降5%,均匀度指数增高5%,辛普森指数变化不明显。结论:1.与健康人相比,鼻咽癌患者鼻咽部细菌数目增多,优势细菌分布不同,菌群结构更为复杂及多样化,而物种优势度无明显变化,但分布均匀度较差。2.在放射治疗过程中,鼻咽癌患者的鼻咽部菌群结构随时间发生随机性变化,提示放疗可能抑制鼻咽癌共生菌的生长,致细菌种类明显减少,优势细菌分布发生不同改变,菌落结构复杂及多样化程度下降,但物种分布较放疗前更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