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力度日益加大,而城市情感淡漠、城市特色匮乏为背景,本文针对情境化公共空间的内容及情境化策略展开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融贯综合、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研究,解决了怎样营造具有特色情境的公共空间问题,填补了城市公共空间情感缺失的空白,对今后的公共空间城市设计作出指导,提供借鉴。本文基于前人对公共空间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社会心理学上的情境观点,结合人的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的感知,分析影响空间情境的知觉元素,并对公共空间情景化策略提出观点。任何一处公共空间的空间情境均由若干情境要素所组成,它们是:空间本体形态及其实体构成;自然环境;使用者(包括个体及组织);使用或活动方式;文化区位。如果要评价某一空间情境的质量,或分析某一空间情境是好是差,可从上述归纳的五个基本要素去衡量。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基本要素不是单个作用于某一空间的,而是若干要素综合作用、整体评价的。在特定的场合和目标下,某些要素可能会占较为主导的评价地位。论文着重探讨空间本体形态(形式与尺度)、实体构成(建筑、植物、地面)、使用和活动方式这三个空间情境要素对空间知觉的影响,对每种要素细化,介绍各要素的情境特点并举例说明。而后,以情境为视角,从空间内容、空间序列、情感序列分析空间情境,并提出情境手法。最后,以天马山景区综合整治规划为例,对其空间情境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公共空间情境化提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