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的协调运作正逐渐被企业认可与采用,但其研究与实践基本上从需求驱动的角度关注供应链下游的协调运作,而很少从供应驱动的角度关注供应链上游的协调运作,或将二者严格对立起来。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二者目标与核心驱动力是一致的,为了应对复杂的竞争环境和赢得基于时间的竞争优势,在供应链运作实践中应该且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应用,从而增强供应链的整体适应能力和竞争优势,这也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应用供应链物流管理理论知识,从供应驱动的角度研究了作为供应驱动管理方式的典型运作模式——Supply-Hub模式的运作效率与成本问题。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了Supply-Hub模式下供应物流体系架构及其运作机制,分析了该体系架构中Hub运营商的角色定位问题。其次,以目前较为流行且同属于供应驱动管理方式的独立式VMI模式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通过数学建模证明Supply-Hub模式能以更快的响应度和更低的成本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并进一步借助于MATLAB7.0对模型结论进行了算例验证。然而,Supply-Hub模式运作实践中采用下线结算具有一定的弊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其效率与成本优势的发挥。为此,本文接着提出了Hub运营商先行垫付采购货款的新型资金结算方式构想,但经过数理分析发现供应链系统仍未达到最优。进一步地,在新型采购货款结算方式成本模型中引入一个对供应商的惩罚成本系数,以引导各供应商的交货时间并使其更具有可预期性和可协调性,从而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转且成本最优。结合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状况及出台不久的物流产业振兴规划等行业政策背景,相信本研究能够对Supply-Hub运作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