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燃煤电厂基本完成脱硝改造,其产生的粉煤灰在建材领域资源化利用时,尤其在混凝土中利用问题频出,究其原因为脱硝后粉煤灰含有以硫酸氢铵为主的氨氮物质。虽然已有脱硝粉煤灰性质变化的相关研究,但其中并未解释对水泥性能影响的机理,同时也没有对脱硝粉煤灰中含氨量提出限值。本文通过已有文献和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确定脱硝粉煤灰氨氮物质种类和含氨量范围,采用外掺硫酸氢铵模拟粉煤灰中含氨量变化,研究其对水泥粉煤灰体系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究水泥粉煤灰体系中氨气释放、氨氮物质留存规律,及氨氮物质对水泥水化的影响。首先研究了脱硝粉煤灰含氨量对净浆和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等宏观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脱硝粉煤灰含氨量的增加,净浆的流变性能降低、力学性能降低、干燥收缩增大,而凝结时间受影响较小。砂浆流变性能同样出现降低,但力学性能受影响较小。接着探究水泥粉煤灰体系中氨气的释放与留存规律,脱硝粉煤灰水溶液pH由于残留氨氮物质出现降低,但对水泥粉煤灰体系pH基本不产生影响,其中溶解氨氮物质以NH3形式存在。随着体系搅拌时间、水灰比的增大,浆体氨气释放速率增加,而脱硝粉煤灰中含氨量的增加会导致更大比例的铵残留。水泥粉煤灰体系中氨气释放集中在7天内,30天后氨气释放速率缓慢,脱硝粉煤灰中的氨氮物质释放20%-30%,更多的残留于体系中。最后分析脱硝粉煤灰氨氮物质对水泥水化的影响,硫酸氢铵加速了C3A、C3S的水化速率,降低了C3S放热峰值,硫酸氢铵与水化产物氢氧化钙生成硫酸钙。各个龄期的水化产物中未能检测含N物质,表明脱硝粉煤灰中氨氮物质一部分以氨气释放、一部分残留于体系孔隙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