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发现细胞移植可以修复损伤的心肌组织,此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的热点。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bone marrow cells,MBMCs)是一个细胞群体的总称,其中包括许多细胞亚群。有研究表明MBMCs移植可以促进血管新生。血管新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一系列血管新生相关因子以一定的比例和顺序,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在血管内皮前体细胞共同参与下,才能形成功能完整的新生血管。但MBMCs植入心肌梗死区及其边缘后,如何影响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调节,并不十分明了,因此我们将MBMCs植入心肌梗死区及其边缘,探讨其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影响,对梗死心肌的修复作用,以及对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调节情况。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临床研究,探讨心肌梗死病人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同期进行心肌梗死区及其边缘自体MBMCs移植,观察此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本文由6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家兔冷冻损伤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目的 通过低温冷冻损伤的方法建立家兔心肌梗死模型。方法 新西兰种家兔21只,体重2.8~3.0Kg,雌雄不拘。全身麻醉,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进胸暴露心脏。将直径为1.5cm金属冷冻探头浸入液氮中,置于左室前壁近心尖处进行冷冻心肌损伤,反复操作15次。4周后以M型和二维心动超声进行检测,观察有无心肌梗死区域。处死动物,分别取心肌梗死区及其边缘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下组织学形态观察。结果 冷冻损伤4周后,有20只动物存活。超声观察可见左室前壁近心尖处室壁运动明显减弱至消失,而且室壁变薄。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心肌梗死区为凝固性坏死区域,并向周围正常心肌组织扩展,纤维瘢痕组织增生,心肌排列紊乱,被纤维组织分割,有孤立的心肌岛存在,形成心肌梗死边缘区。模型个体之间系统差异较小,心肌梗死区域大小、病变程度比较均一。结论 通过低温冷冻损伤的方法可以建立成熟的家兔心肌梗死模型,模型个体之间系统差异较小,适合本研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