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以80只昆明种鼠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白藜芦醇干预,观察运动、白藜芦醇对不同饮食条件下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机制,为不同饮食条件下的体重控制探索有效措施。研究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成8组(n=10),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T1)、普通饲料运动组(T2)、普通饲料白藜芦醇组(T3)、普通饲料运动+白藜芦醇组(T4)、高脂饲料对照组(H1)、高脂饲料运动组(H2)、高脂饲料白藜芦醇组(H3)、高脂饲料运动+白藜芦醇组(H4)。对照组根据不同饮食条件正常饲养,并根据给药方案灌胃给予生理盐水;白藜芦醇干预组根据给药方案灌胃给予白藜芦醇(45mg/kg/d);运动组每天根据游泳运动方案进行游泳运动,并根据给药方案灌胃给予生理盐水;白藜芦醇+游泳运动组根据白藜芦醇给药方案和游泳运动方案进行双干预处理。干预期间持续测量小鼠体重和饮食量。干预8周后,采用心脏取血,酶法检测TG、TC、LDL-C、HDL-C的浓度,观察血液学指标变化;分离皮下、腹股沟、附睾、肾周白色脂肪组织及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UCP1免疫组化以及冰冻切片UCP1免疫组化技术,进行病理学观察;并应用Real Time PCR技术,进行脂肪细胞中UCP1、PRDM16、PGC-1α、PPARγ、SIRT1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研究结果:跟踪记录8周高脂饮食条件下小鼠体重和饮食量的变化发现:实验开始6周后,高脂饲料对照组体重增加量显著高于正常饲料对照组(P<0.05),但饮食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饲料对照组Lee,s指数1.71±0.71(P<0.05)显著高于正常饲料对照组Lee,s指数1.47±0.51(P<0.05);高脂饮食干预可以显著增加小鼠血脂水平(P<0.05);运动、运动+白藜芦醇干预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条件下TG水平(P<0.01);运动、白藜芦醇及运动+白藜芦醇可降低正常饮食和高脂饮食条件下TC、LDL-C水平,但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显示:运动、白藜芦醇及运动+白藜芦醇干预可使小鼠脂滴明显减小,线粒体毛细血管网增多;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UCP1免疫组化显示:皮下白色脂肪组织和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UCP1表达增加;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结果呈现出高脂对照组低于正常对照组,以及各实验组mRNA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但各组间的SIRT1、UCP1、PPARγ、PGC-1α、PRDM16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干预、运动+白藜芦醇双干预均能够降低高脂饮食条件下小鼠TG水平;运动和(或)白藜芦醇干预未发现对不同饮食条件下SIRT1、UCP1、PPARγ、PGC-1α、PRDM16 mRNA表达量的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