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痕量有机物多环芳烃(PAHs)和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多介质中存在,具有“三致”作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研究以人工滩涂湖泊滴水湖水系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每两个月1次对其表层沉积物中PAHs和PCBs进行了测定,并作了相关分析和评价。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萃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利用此方法分析PAHs和PCBs的实验中,16种PAHs测定的方法检出限为0.07~2.40ng/g,空白加标回收率为62%~12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64%~116%;7种PCBs测定的方法检出限为0.30~0.35ng/g,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2%~9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1%~126%。该检测方法检出限低、回收率高,可用于湖泊表层沉积物样品中PAHs和PCBs的测定。研究区PAHs总量变化范围为74.03~579.20ng/g,平均值为272.55ng/g。其中,闸外引水河[(407.646.90)ng/g]≈闸内引水河[(427.99±213.84)ng/g]>滴水湖[(156.33±62.00)ng/g]。总有机碳(TOC)含量与∑PAHs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R2为0.197。研究区各点蒽/(蒽+菲)比值均大于0.1,说明PAHs主要来自于石油燃烧源。生态风险评价表明:滴水湖水系沉积物PAHs不存在严重的生态风险,但闸外和闸内引水河沉积物PAHs存在较低几率的潜在风险,湖区沉积物PAHs则无潜在风险。研究区7种PCBs总量的变化范围为nd~2254.50ng/g,平均值347.92ng/g。残留的检测结果表明:闸外引水河和闸内引水河沉积物中7种PCBs的总量各月间变化较大,且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滴水湖沉积物中其总量四季变化幅度不大;空间分布上,闸外引水河[(844.74±687.62) ng/g]>闸内引水河[(516.83±645.45)ng/g]>>滴水湖[(81.63±72.18)ng/g]。研究区PCBs组成以六氯联苯和七氯联苯为主,其次为五氯联苯和三氯联苯。TOC含量与PCBs总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R2为0.24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PCBs进行源解析,结果显示:PCBs污染源中进口电容器中PCBs的迁移占43%,油漆添加剂污染占33%;国产电容器和变压器污染占11%。生态风险评估表明:闸外引水河和闸内引水河沉积物PCBs对生物体的暴露有严重威胁;滴水湖沉积物PCBs对生物体的暴露有一定的潜在威胁。与国内外研究相比,闸外引水河和闸内引水河属于严重污染水平,滴水湖属于中等污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