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人以和”到“情志一也”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x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它的内涵在历史上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其发展脉络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尚书》时期、《诗经》时期和诗人时期。通过分析“诗言志”这一古老的命题,对于解答诗的源头、本质、功用等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尚书·尧典》所记载的“诗言志”是这一理论的开始,年代虽然不可考证,但是根据对整段话的理解,“志”应该指向“神人以和”,那么由此看来,诗应该就是表现先民集体宗教意识的咒语和祷文了,而做诗的人应是巫祝之官。这种作品的产生过程其实还不能称为创作,因为,第一,创作的人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迫于职责;第二,创作的时候指向神灵,不从现实感触出发。咒语和祷文可以说是诗歌的源头。《诗经》时期,“诗言志”理论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诗经》颂的部分保留了感天地、动鬼神的咒语和祷文的部分特征,风、雅的部分则是新时代的产物。十五国风类似于民谣,由采诗之官加以采集整理,作这些民谣的人几乎不可考证,采诗之官整理的目的是为了给在上位者作治国的参考,并不考虑做诗的人的本来目的。雅是正乐,似乎更倾向于是“在列者献的诗”,也就是士人献诗。这一部分的内容比国风更接近于统治者的意识,因此目标也更明确——讽谏颂美、正君主之得失。总之,《诗经》言志是指,诗歌表达讽谏颂美统治者的目的,讽颂更进一步的说,是为了辅佐君主治国,以君主为本位。采诗、献诗也是出于职责,是不自由的。“诗言志”的内涵,无论是咒语祷文言“神人以和”,还是《诗经》风雅表“讽颂治国”,都是指诗本身说的。后来出现的“诗以言志”则有些出格,它是赋诵朗读现成的《诗经》篇章,断章取义的表达自己在某个场合的意思。例如,在外交与朝堂宴会上,借现成的篇章作外交辞令或官方用语。这样的赋诗,赋诗的人是用已有的诗,表达自己的意思,看似有所选择,其实也是不自由的。孔子虽然未直接言及“诗言志”,但他的思想对“诗言志”的内涵却有所扩充,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仁”的角度出发,强调《诗经》表达的治国之志,应该以民为本,或是君、民并重。这是治国之志的一大进步。第二,为了更好的实现治国之志,先要有修身之志。这样,独善其身,自由的个人意愿有了出现的可能。诗人时期,“诗言志”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离骚》中个人感情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此后,诗的作者的问题日益清楚了,诗的形式、题材都大大扩展了,诗歌可以表达个人的志向情感了,不管这志向是讽谏治国,还是独善其身;是忘怀得失,还是忧国忧民;是赏花弄月,还是发愤抒情;总之是自由了,从个人出发了。这时期的“志”一方面不断吸收与其相关联的情感因素,打开了情志合一的大门;另一方面却严格的排拒了一些纯感情因素,通过志对情作出了规范。做诗的人在诗中自由的表达个人的心愿志向,这其实就是今人对“诗言志”的理解。总而言之,志的变化,由神人以和到讽颂治国,从神明到现实;又由为君为民的讽颂到出于个人目的的志向,从集体到个人。诗的本质,在“诗言志”的范围内,乃是一种工具,是志的载体,志变,诗亦变。诗的功用从悦神祭祖、治国修身这样重大的实际用途发展到了发牢骚、自娱乐、呈才气等等无功利的用途。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目前国际上及我国日益引起重视的公共危机管理课题,以前景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公共危机中的个体决策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在搜集大量关于SARS危机资料的基础上,形成
我国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传统修身思想进行了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修身思想。这一修身思想,对加强
李健吾是我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其主要的批评成就集中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所发表的《咀华集》和《咀华二集》中。但是,在当时因为与主流文学批评相背离,因而一直没有引起太
穆旦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九叶派”中最重要的一片叶子,还是新中国的一位著名翻译家。穆旦的作品有一定的复杂性,受西方诗歌影响很大,其中有不少与西
阐述了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分析了目前远程开放教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六个关
采用接触角测量仪、红外光谱等表征分析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冷氧等离子体处理过程、处理时间、处理功率,以及处理结束后的保存时间等因素对竹粉/PETG复合材料的等离子处理时
唐代沈亚之的传奇作品在行文中插入大量的诗歌,他的这一特点学术界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沈亚之本人也被一些后代学者如李剑国、崔际银等人看作唐代小说家里诗意识最强,诗境小说
<正>饲粮营养水平对鸡肉品质的调控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国内外有关能量和蛋白质等养分对鸡肉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方面,而关于其对各项肉质性状
《文子》一书,自东汉以降,诸多疑问无从考证。1973年河北定州竹简本《文子》的出土,虽解决了此书非伪等一些问题,同时也增添了许多新的疑问,对此学者们也莫衷一是,许多问题尚
本文基于"工"字形天桥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功能及城市美好形象的需求。首先研究了城市天桥的属性特征,包含功能位置及尺度特征,其次研究了城市天桥目前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