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电动汽车用DC/DC变换器的研究与开发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对基于DSP的电动汽车用DC/DC变换器进行了研究和开发.针对燃料电池FC(Fuel Cell)的特性和电动汽车对DC/DC变换器的体积小、重量轻和效率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非隔离式主电路出发,分析了两种Buck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计算了主电路滤波器参数,经比较后选择Buck三电平电路作为DC/DC主电路拓扑结构.结合整车大纲的要求,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DC/DC变换器的PID控制方法、DSP采样策略及采样处理、相差180度相位的PWM实现、IGBT驱动器和CAN通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最终以DSP为控制核心,基本完成了控制电路的软硬件,实现了DC/DC的恒流控制、CAN通信和部分保护功能.同时,为了调试的方便,本文开发了DSP的串口通信,利用DSP的串口和PC机直接通信,来达到对DC/DC的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功能.最后,本文提出了实际应用时,软件及硬件采取的保护和抗干扰措施,用以保证控制系统能够在恶劣的电磁干扰环境下稳定可靠的工作.
其他文献
电磁兼容(EMC)是一门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型边缘性学科.电磁兼容技术已在很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机电一体化领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电磁兼容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使处
本文针对目前低压线路无功补偿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实现了基于TMS320C32的硬件方案和谐波分析软件算法以及改进的复合式多变量控制策略;采用RS-485总线构建了新型的系统结构。误差评估和实际运行表明,本文设计的装置在整体性能、抵御谐波干扰的能力、补偿效果和系统灵活性等方面较传统产品均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对于工程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在如何进一步优化控制
通过豚鼠、新西兰大白兔的皮肤致敏、皮肤刺激、肌肉刺激、红细胞溶血试验,考察咪唑苯脲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用新西兰大白兔6只进行皮肤刺激,染毒剂量为咪唑苯脲注射液0.5 mL
本文开发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工频分析软件,它具备精确测量峰值、有效值,分析频谱,放电波形捕捉,动态实时画图,计算功率、功率因数,打印输出测量结果等等的功能。该软件的新颖之处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电网中的非线性设备及负荷大量增加,继电保护误动、拒动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长期以来,继电保护工作者希望能在实验室正确的再现事故过程,仔细研究谐波对继电保护装置各环节和整体的动态特性的影响,以便提出对策,提高继电保护的性能。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动了此工作的发展,为开发相应软件提供了契机。本文以某电网为研究背景,提出了基于EMTP/AT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科学计算可视化,仿真可视化技术发展迅速.视景控制,可视化系统不仅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形象直观地查看仿真结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技术水平,减少错
 本文对机车牵引用30kW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设计了基于AT89C51的BLDCM控制系统,并完成了BLDCM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完成了实验样机的研制。接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颁布和实施,以及电力行业服务承诺制的开展,电力系统可靠性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交换功率的枢纽,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网络的日益复杂,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因此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研制一种适用现场使用的、可移动式的电力直流电源检测系统,实现在生产现场,按照国家检测标准,完成对充电机稳压精度、稳流精度、纹波三项技术指标的全面检测。本系统的研制成功,解决了目前国内各直流电源现场使用、维护单位不能进行直流电源现场检测的难题,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系统采用微型单片计算机控制及测量技术,通过对被测设备的交流输入电压、直流输出负载按标准进行调节,同时采样装
在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后PC时代,Internet日益普及,信息共享程度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对现场智能仪表的网络化,实现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控和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