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拓展训练是一门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它利用各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个人和团队经历一系列的考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增强团队意识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它是借助于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成果,模拟或在自然的环境下,让学员体验经过设计的活动项目,接受个人潜力激发和团队凝聚力的挑战,并从中分享战胜困难的快乐的一门实践课程。本研究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湖南科技大学附属学校的12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拓展训练课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拓展训练课与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原理、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基本相同,但拓展训练课以它“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通过16周实验教学,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人数下降了8%,有轻微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人数下降了15.9%,而心理正常的学生人数增加23.9%,拓展训练课对改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有显著性意义,学生在拓展训练课学习后,均能产生良好的主观锻炼体验,有利于情绪的改善。拓展训练课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评价和喜爱。(3)拓展训练课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在中学开展有其理论依据,并通过教学实验,适合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因此,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拓展训练课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