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承转合”,这简单的四个字承载着中国古典诗文和中华文化的特殊的内涵与魅力。学习古典诗文,必须要准确理解古人表达的习惯和一般思维模式,才能更好把握古典诗文的核心,才有可能咀嚼品味精深博雅的中华文化,领略其无穷魅力和特殊内涵。全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在绪论部分,笔者着力阐述了“起承转合”作为一种章法结构和思维模式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强调了起承转合”的最大价值,是引导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古典诗文脉络,防止解读时因个别词句影响整体理解而跑偏。抓住古典诗文“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从诗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上去理解诗文大意,关节处往往会迎刃而解,正所谓起承转合皆关“情”。全文一共四章。第一章,笔者重点梳理了“起承转合”的源流,结合具体作品辅以说明。第二章,笔者从不同体裁的角度重点论述了“起承转合”与古典诗文的紧密关联。第三章,笔者指出了中学语文传统教学的弊端,并结合具体作品从四个角度力证了“起承转合”的教学价值,对章法结构的准确把握和合理利用,不仅能为学生高效能学习古典诗文助力减压,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时效性,进一步深入推动中学语文课堂结构性改革。第四章,笔者重点论述了“起承转合”具备的人文意义,中国古典诗文以不同形式和内容为我们民族输送着无穷的精神养料,作为中国古典诗文创作的基本章法,正是民族文化和思想传播的具体路径,如果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民族的血与肉,那么这种章法就是活跃在整个文化王国里的动脉和筋骨,保证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永葆生机。结语部分,梳理全文思路并强调观点:“起承转合”虽是一种章法结构,但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模式,它不是传统认为的那种制约人们思维束缚文化发展的僵化模式。悉心观察,不难发现,这种章法结构和思维模式普遍存在于中国文化现象的方方面面,甚至这种结构和思维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已经融入我们的思想,也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也正是其不可忽视的人文意义。